/

连云港首例!一次手术,治了房颤,又防止卒中!

2021-07-30 10:41:51

认识房颤

房颤,顾名思义,就是心房发生了“颤动”。房颤是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随着年龄增长房颤的发生率不断增加,75岁以上人群可达10%。房颤时心跳频率往往快而且不规则,有时候可达100~160次/分,不仅比正常人心跳快得多,而且绝对不整齐,心房失去有效的收缩功能。

最近,65岁的李阿姨告诉老头子:

“这大半年,心里不太平,

有点像当年第一次读到你的情书……

怎么没面红耳赤,反而面白气短了?”

 微信图片_20210730085929.jpg

于是,他们来到了连一医通灌院区,

经过心内科起搏与电生理科主任宋和鉴

搭脉 听诊 心电图,

宋主任确定说,

这是房颤!

【房颤2大危害能要命】

房颤可能导致心衰;

房颤患者脑卒中风险是正常人5倍!


经过综合分析讨论,宋和鉴专家团队决定为李阿姨开展全市首例“房颤射频消融术+左心耳封堵术”整个手术前后历时3小时,顺利完成,目前李阿姨已经康复出院。

微信图片_20210730091114.jpg

此次开展的左心耳封堵术属连云港地区首次开展,为本市填补了一项空白,标志着连一医心内科在房颤治疗上迈上了新台阶。同时,也为连云港地区心房颤动等心律失常病人因心源性血栓的产生,导致缺血性卒中的风险提供了新的预防手。

微信图片_20210730091102.png

在今天的《健康早八点》节目中,

宋和鉴主任回答了广大听友的不少疑问:

1、啥是左心耳?为啥要封堵?

左心耳是从左心房伸出的耳状小囊,对于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导致血栓的栓子有90%来自左心耳。因此,一般房颤患者可以通过全新的微创手术对左心耳实行封堵,从源头上减少心源性血栓的产生。

2、吃药和微创手术哪个更好?

吃药:因为是抗凝药物治疗,容易引起出血,轻的牙齿出血鼻出血,重的有消化道出血脑出血肌肉出血等,一旦患者受外伤、做一些治疗如拔牙、小的手术、胃肠镜检查都易引起出血,给生活带来很多不便。


微创手术:目前左心耳封堵术已经非常成熟,作为口服抗凝药的替代疗法,已成为全球预防心房颤动病人脑梗的治疗新趋势。 数据显示,实行左心耳封堵术,能减少房颤患者脑梗发生率85%左右。




编辑丨王婷婷

审核丨段潇

来源丨FM102.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