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和我的党支部 | 讲好脱贫故事 让红色基因代代传承

2021-08-08 17:32:11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融媒体系列报道

《我和我的党支部》

今天,为您带来由湖南电台携手石家庄广播电视台经济广播等全国100家电台采制的《北庄村党支部:讲好脱贫故事 让红色基因代代传承》。

巍巍太行山下,滹沱河畔,平山县西柏坡镇北庄村在群山环抱下熠熠生辉。和大家印象中的革命老区形象截然不同,北庄村干净整洁,村间的道路平坦宽敞。作为总书记的回信中关注到的革命老区,“赶考”精神的发源地,同时也是歌剧和同名歌曲《团结就是力量》首演地,北庄村每天都有机关事业单位党支部和游客们学习打卡。


每天上午,北庄村党支部村史纪念馆都会迎来一波又一波的客人。而90后北庄村党支部副书记王丹的工作,就是从这里开始的,最多的时候要接待20波客人。北庄村是如何全体脱贫的?红色基因如何更好的传播?这是王丹每天都在思考的问题。

王丹:我是北庄村党支部副书记,我给您简单介绍一下我们的村史。首先欢迎咱们各位到北庄村参观学习。


党员干部在村史纪念馆学习完,都会再重温一下这经典的旋律。这个旋律,也时常在北庄村党支部干部们的脑海中盘旋。他们知道只有团结才能带领乡亲们致富,摆脱贫困的帽子。


封红卷书记:不是团结这种精神,咱们脱贫攻坚也好,疫情防控也好,没有取得这么好的效果。


当年的北庄村在平山县有“小粮仓”的美誉,是平山县最富裕的村庄之一。令人遗憾的是,自从兴建水库搬迁到山上,离开了河滩的水浇地,从此变成了贫困村


对从小在北庄村长大的王丹来说,印象最深的是:以前的村民想要吃饱饭,只能外出打工。怎么才能让老百姓吃饱饭,北庄村党支部书记封红卷每天都在绞尽脑汁。好在村里三面环山,有临水山场林地广阔的资源。党支部决定,打好这张绿色脱贫牌。

北庄村第一书记范麾京:我们主要是流转了70余亩的果树,种植了一些苹果。每年我们的老百姓可以有每亩地1600块钱的土地流转金,另外呢,我们还出租了200亩的山场,用于这个种植牡丹。


除了自然资源以外,北庄村内还有中共中央宣传部旧址等红色景点。封红卷还决定以发展红色旅游为依托,发挥红色旅游龙头带动作用。


封红卷书记:我们要发展旅游业,旅游业成立合作社,改民宿农家乐,村民在家能挣钱


在北庄村党支部和全体村民的共同奋斗下,2018年全部村民脱贫,2020年全村人均年收入达到12000元。北庄村全体党员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汇报了村里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情况,表达了继续团结带领群众搞好乡村振兴、过上更好生活的决心。没想到,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2月7日给北庄村全体党员回信,整个村子沸腾了。



此时,大学毕业后的王丹,在平山县城经营着自己的美容事业,收入很可观。在习总书记回信后,各级领导给予更多政策扶持,并鼓励年轻人回乡发展。于是,王丹响应国家号召,投身到了乡村发展建设中。作为全村最年轻的党支部副书记,王丹用自己的青春和热血,将北庄村的脱贫故事和红色基因传播出去。


王丹:北庄村虽然是个小村庄,但是它的红色意义很浓厚,多年学着新鲜的东西,能跟自己家乡融合起来,我的责任和使命就是要把我们村的红色基因传承下去。


除了讲好北庄村的故事,王丹还不忘自己的另一项使命,那就是帮助回乡创业的年轻人们。80后的王亚梅就是其中之一,她创办的北庄团结手工工坊离不开王丹的帮助。他们一起去外地考察市场,制定推广方案,优化并打造特色手工艺品。因为和王亚梅一起创业的人群有些特殊,他们是北庄村60岁以上的老人,做通老人工作也是十分重要的一环,王丹的帮助,让王亚梅对于这个项目信心满满。


王亚梅:婶子年龄偏大一点,这个速度挺慢的,但是我觉着就他们这个热情跟现在这个村里的一个支持吧,这件事情还是可以完全把传统的这些手工艺跟现代年轻人的喜好结合起来。一是带动老百姓致富,再一个就是传统的手工艺能传承下去。


70多年来,北庄人在《团结就是力量》歌曲精神感召下,团结一心把家园建设得越来越美好。未来,王丹表示还会继续讲好北庄村的红色故事,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同时,她也将带领着全村村民拧成一股绳,齐心协力,共同致富,走向新征程。




本节目由新华网、湖南电台、芒果动听、5G智慧电台、蜻蜓FM携手全国100家电台联合制作播出。由山西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我和我的党支部》同名书籍已上市。立刻扫以下二维码订购:






编辑丨王婷婷

审核丨段潇

来源丨FM92.7  湖南电台新闻事业部  石家庄广播电视台经济广播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