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志成城 防控疫情)守好疫情防控“门关” 护航群众健康
排查不漏户、防控不漏人,面对严峻复杂的疫情防控形势,海州区新南街道主动担责,迅速行动,党员带头,居民助力,共同奏响了疫情防控“最强音”。那么,具体工作都是怎么开展的呢?一起去现场感受一下。
黄淑光是海州区新南街道玉带社区居民,今年81岁。这个年龄,原本应该在家享受着天伦之乐,过着悠闲惬意的生活。可黄奶奶却主动申请加入到社区疫情防控组,成为了一名志愿者。每天早上7点,她就和伙伴们一起,准时出现在玉带新村西门,对进入小区的居民进行常规检查。
志愿者黄淑光说:“我是共产党员,要起模范带头作用,外地疫情这么严重,护士、医生在高温情况下穿着防护服,比我们辛苦多了,我们现在身体还可以,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
像黄淑光这样的志愿者,在新南街道还有400多位,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志愿者的加入,才让小区卡口的测温、查码工作,开展得有序、顺利。随后,记者又来到了海宁小区西门。记者了解到,海宁小区是一个老小区,大约住有6000多人。每天进出这里的人流、车流量非常大。可小区的进出口却不大,如今,每个进入小区的人都得测温、查码,导致这里总是会出现人车抢道的情况,难看不说,还影响了通行率。于是,海宁社区独出心裁,将门口用锥形桶临时进行了分道,行人、非机动车走两边,机动车走中间。
居民武子宜说:“在没分流之前,非机动车和机动车会抢道,导致这边堵塞,影响到交通。分流后,非机动车和机动车都走得很通畅。”
对于这一改变,居民们纷纷拍手称赞。其实,不光是在玉带新村、海宁小区,整个新南街道辖区内的小区门口都设置了卡口。每个卡口根据位置、大小、流量的不同,也都进行了科学设置。
海州区新南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贺颖颖说:“每个卡口由街道、社区工作人员带班,与志愿者一起24小时值班,对进入小区人员进行测温、查码,做到逢进必查。同时对25个开放式老旧小区的卡口进行优化,充分考虑早晚高峰期人流量、车流量大等情况,在全部实行人车分流的基础上,增加卡口协勤人员,灵活采取卡口前置或后置办法,保障居民出行通畅,防控有序。”
除了看好小区第一道门、管好重点人员的家门,新南街道还集中力量协助商家看好大门。记者了解到,新南街道有4家农贸市场、3个疏导点、323家餐饮场所、28家超市、2000多家门店。每天,街道都会抽调专门的巡查人员进行“扫街”。
海州区新南街道党工委副书记曹江说:“扫街主要是对人员密集场所进行检查,要求遵守防疫规定,比如说一些小超市、按摩、针灸、美容这些,检查他们有没有违规开业,违规营业。如果有的话,我们会对主要责任人进行劝诫,如果再出现违反规定的现象,我们会采取一定的措施。”
此外,商家有没有规范佩戴口罩?双码是否正常?店内防控措施是否符合行业规定?通风换气、消毒等是否落实到位?这些也都在他们检查的范围。对于不符合防疫要求,又拒不整改的,一律关停。
海州区新南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 贺颖颖说到,下一步,我们将继续联动联防、形成合力,切实做到看好门、找到人、管住人,坚决防止疫情在辖区有任何传播的可能。
新闻频道记者丨焦薇圩 骆帅
编辑丨王婷婷
审核丨段潇
来源丨新闻频道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