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港30万吨级航道:项目施工与生态保护并重
记者从连云港港30万吨级航道建设指挥部了解到,30万吨级航道在快速推进建设的同时,不忘生态修复保护,在伏季休渔期,指挥部向江苏海州湾牧场投放水生生物,以此来改善海洋生态环境。
据了解,连云港港30万吨级航道建设和运行改变了海州湾原有的地形,导致水文特征发生改变。工程疏浚及抛泥施工会影响水生生物赖以生存的栖息环境,导致水生生物种群数量下降,影响到整个海州湾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为了在航道建设的同时保护好海洋生态环境,在市生态环境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以及市农业农村局联同连云港港30万吨级航道建设指挥部的组织下,30万吨级航道二期工程在建设期间启动了海洋生态修复工程,设立专项生态补偿资金9000多万元。连云港港30万吨级航道建设指挥部副指挥周建中告诉记者,在伏季休渔期向江苏海州湾牧场投放中国对虾,三疣梭子蟹、黑鲷、黄姑鱼、魁蚶、菊黄东方鲀等多种鱼苗,近10亿尾;投放人工鱼礁约3000个。为水生生物营造良好栖息地,提高工程邻近海域海洋生物数量。
海洋生态修复工程通过增殖放流、人工鱼礁构建、海洋环境治理、岸线整治等措施,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持水域生态平衡,为连云港海州湾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和生态保障。
融媒体记者丨王伟宇 殷地楼
通讯员丨赵越
编辑丨方婧瑄
审核丨段潇
来源丨融媒体新闻中心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