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守好城市每道“门” 织密卡口战“疫”防线

2021-08-19 17:48:39





目前,因为疫情防控的需要,每辆下高速的车辆都必须停车接受检查,确定没有问题后才能放行。而这样一来,高速路口的通行率就会降低,也有人因此提出担心,觉得这样可能会存在聚集风险,可能会有安全隐患。其实,关于这一点,我市的交通防控组早已做好妥善的安排,那么,他们都有哪些安排呢?一起去现场看看吧。



下午4点半,记者来到了长深高速苍梧收费站。记者注意到,原本这里有四个出口,现在只保留了2个。2个车道上各有2位工作人员,分别来自交通部门和辖区街道,他们依次对过往车辆、人员进行检查,一侧还有交警在现场疏导交通。记者了解到,14天都在港城居住、生活的人员和有外地旅居史的人员,查验情况是不同的。有外地旅居史的人员经过体温检测、双码查验并出示48小时内核酸阴性检测报告后,还需要下车进行信息登记,接受进一步检查。如果这两类人员的车辆混在一起,势必会造成交通混乱,关于这个问题,咱们交通防控组是怎么解决的呢?


海州区交通运输局副局长 徐旭:提前在出口岔道的地方设置标志、标牌,引导我们的驾乘人员提前出示健康码、行程码、有效核酸等,同时在滚动显示屏上引导本地和外地车辆,按照指示牌来进行分流,就是本地车辆走一个道,外地车辆走一个道,给它们有序分开。


记者了解到,按照指示,本地车辆、驾乘人员14天内没有离开连云港的,走北侧车道,外地车辆、有外地旅居史的人员走南侧车道。同时,为了方便大家下车,信息登记点就在南侧车道不远处。信息登记点有2名工作人员同时登记,等待登记的人员也会在现场工作人员的引导下保持安全距离。而针对早晚高峰期,比如早上8点到9点,下午5点到6点,交通防控组也做了妥善安排,会增加人员来辅助卡点查验工作,提高通行率。


海州区交通运输局副局长 徐旭:在扫码高峰的时候,我们增加人员,我们已经协调了退役军人事务管理局,有退役军人来增加力量,来帮我们一起来执勤,共同做好疫情卡口信息登记。



一个卡点,平峰期的查验人员在16人左右,早晚高峰期时,查验人员会增加到20人,两个车道各增加一名查码人员,3人同时查车,通行率大大提高。信息登记处,高峰期时也会同时增加1到2人进行辅助。这样的人员配置完全可以满足一个交通卡点的正常查验、登记需求。记者从市交警部门了解到,像苍梧收费口这样的疫情查验点,目前在全市共设置了37处。截止到8月17号,共查验车辆46773辆次,人员58577人次。


编辑丨方婧瑄

审核丨段潇

来源丨新闻频道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