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融媒体系列报道
《我和我的党支部》
今天,为您带来由湖南电台携手南阳广播电视台等全国100家电台采制的《南水北调中线渠首分局陶岔联合党支部:我们是南水北调事业接班人》
我和我的党支部——
南水北调中线渠首分局陶岔联合党支部:我们是南水北调事业接班人

刘春青:我三外爷跟我讲过当年,当时啊完全靠人力开挖这个渠首,他们发明一种节省时间的方法——就是飞车下滑技术(双手握住车把,脚踏独轮车下一个滑板)……那么今天南水北调工程的建设已经是大规模机械化,管理也是自动化远程控制,(对)当年这些先辈们(来说)这都是想都不敢想的画面。

如今,南水北调工程应用科技含量高,门类覆盖广,几乎就是中国水利的一部百科全书。机器人全自动清漂打捞、无人机取水检验、全自动安全监测、电脑网络远程监控等最新技术都已广泛应用。在干渠上,现任陶岔电厂副厂长的90后党员王昭指着一排排“水泥桩”告诉我们,这居然是北斗卫星定位的安全监测仪。
王昭: 像我们2017年那次的抢险,最开始就是由我们这些安全监测装置起到了作用——这些安全监测装置埋入地下,它上面跟北斗(卫星)定位是联通的,可以检测到设备有没有发生位移,如果超出了我们允许的变化范围,我们就会想相应的办法去解决,这是我们能够防范(风险)的一大利器吧。

90后的新一代正在参与和见证着南水北调工程的时代变迁,刘春青和小伙伴们都是激情满怀意气风发。 刘春青:“作为南水北调中线人,我和我的党支部同志们来自五湖四海,为了南水北调而来!我们一定要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守护着一渠清水安澜北上,润泽神州大地。”

南水北调干部学院包晓教授: “南水北调是我们国家历史性的超级工程,也是党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持续至今的一种政治担当,如今更是一个开放式的党史教育课堂。半个多世纪的时间跨越、数十万人的举家搬迁、亿万资金人力的投入,几代人的牺牲奉献,才有今天这样体现制度自信的伟大成就,也由此形成了南水北调精神。作为南水北调事业的接班人、南水北调精神的传承者和实践者,渠首支部的新一代应该有自己的责任和担当。只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将时代责任融入伟大事业,才能让南水北调精神发扬光大。”南阳广播电视台融媒体记者:顾世创 牛冉冉 薛金柱 王涛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