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悦读百年 永葆初心 | 珍贵的银耳环

2021-09-28 16:25:12


习近平同志深刻指出:“只有对我们党昨天的历史有深切的了解,才能做好今天的现实工作,承担起明天新的使命。” 党的历史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推动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要力量源泉。


连云港市广播电视台与连云港市党史工作办公室联合推出《悦读百年 永葆初心》特别栏目,将为您诵读党史,感悟烈士家书里的初心。



珍贵的银耳环

在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的展厅里,陈列着一盏锈迹斑斑的马灯,这盏马灯记录了一位母亲等待八个儿子参军归来的故事。马灯的主人名叫钟招子,丈夫早年去世,留下她与孩子们相依为命

在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里,展陈着一枚布满了岁月斑驳的银耳环,它见证着那一段尘封历史中最执着的等待。


时光的指针拨回到87年前,在于都河畔的这颗大榕树下,银耳环的主人——刘淑芬告别了自己新婚不久的丈夫,肖文董。文董是一名红军战士,接到部队要转移的命令,匆匆赶回家与妻子告别。面对新婚有孕的妻子,他有着难以言说的担心和不舍。只留下了一句简短而又笃定的告别:“淑芬,你要等我,要是有人说我死了,你千万别信,我会回来,一定会回来。”

淑芬落泪无声,摘下了自己的一枚银耳环,塞进丈夫手里:“耳环在,我就在,我等你回来。”文董走了,红军也走了,淑芬将这日子牢牢地记在心里,后来才知这便是举世闻名的中央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打那时起,每到秋叶落地的时候,她都会来到榕树下,伫立在于都河边,望着落日慢慢西沉,出神地远眺着那似飘带的小路许久许久…


三年过去了,红军没有回来。五年到头了,红军没有回来。整整十五年过去了,却只盼来了一块烈士家属光荣牌。文董牺牲了。可淑芬不信,因为她记得文董跟她说过,谁说他死了她都不要信,他会回来,他一定会回来。渡口的大榕树,绿叶生了一茬又一茬,年轻的淑芬青丝添了白发,她已经习惯了坐在这棵树下等待,把日子里的喜怒哀乐对着手中的银耳环诉说,仿佛爱人就在她的身边,听她细碎的叨唠。


“红军阿哥你慢慢走勒,走到天边又记心头,老妹等你呦长相守,老妹等你呦到白头。”


于都河水静静流淌,犹如时光的脚步,带走了一位青年男子铮铮的誓言,带走了那翘首以盼孤独的身影,带走了一位妙龄女子终生的守候。1996年,刘淑芬走完了自己82年的人生旅程,去世时,她手心里还攥着留下的那枚银耳环。62年,这对银耳环终究无法重圆。或许,有些离别注定要成为一生的永别,有些等待注定要化作一生的守候,但他们的牺牲与奉献,等待与守候,就是我们牢记的使命,将永远激励着我们在通往未来的道路上不忘初心,继续前行! 


配音:颖儿

制作:FM90.2 连云港手机台


编辑丨方婧瑄

审核丨段潇

来源丨FM90.2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