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牛 “927小小生活家” 第五十九站 — 灌西盐场
自古以来,盐业就是一项重要的基础产业,连云港盐业生产历史悠久、特色鲜明。东盐河、西盐河、盐河巷、盐场、淮盐,我们连云港小朋友日常生活中耳熟能详的这些有关盐的地方名词有很多。只是很多小朋友并没有看到过,我们天天吃到的淮盐,到底是怎么来的。
秋高气爽,粉色盐池美如画,扒盐现场生产忙。9月25日,90位交广小记者走进灌西盐场,一起探秘连云港非遗传承的淮盐生产过程。
活动当天,泼墨画般的乌云裹着秋日的凉爽陪着小记者们一起来到灌西盐场。本次活动得到了灌西盐场的大力支持。原本应该提早覆盖防雨的盐池,为了能让小记者们如愿参观,灌西盐场的工作人员实时监控着气象雷达,随时做好防雨准备,延迟覆盖盐池的操作。
在块块相连一望无垠的盐池边上,由灌西盐场的耿书记首先给小记者讲解的盐场的由来和现状,带着小记者们参观了更加先进的带卤扒盐作业。连云港的盐场已经不多了,而且也不是以往的单纯的海水晒盐,而是通过一条一百多公里的管道将淮安的矿岩卤水输送到连云港来摊晒。看着粉色的盐池,听着管道里盐粒的沙沙声,触摸着卤水的粘手手感,小记者们真正看到了盐到底是怎么被收集起来的。
要是下雨的雨水稀释了卤水怎么办?灌西盐场的安树林劳模又带着小记者们参观了盐池覆膜操作,更进一步让小记者们体会了盐农的辛苦。
活动的最后,小记者们纷纷拿出自己准备的瓶子和袋子,分别带一瓶卤水回去做熬盐实验以及带一袋灌西盐场的粗盐回去做纪念。没有什么学习能比交广小记者这种参观体验加复习实验更能有效果的学习方法了。

编辑丨王婷婷
审核丨段潇
来源丨FM92.7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