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州区新坝镇沙杭村:村美民富幸福来
今年以来,连云港市乡村振兴局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开展乡村振兴样板村建设,按照“产业兴旺类、生态宜居类、乡风文明类、治理有效类、生活富裕类”等五大类样板村要求,力争通过35年,建设一批富有田园风光和现代气息的乡村振兴样板村,引领带动全市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实现农业高质高效、农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历史以来,沙杭村一直是个环境优美、物产丰饶的好地方,由于土质原因,沙杭村十分适宜果蔬苗木种植。西瓜、甜瓜、苹果,更是远近闻名。
新兴果业苹果生产基地负责人 徐兴士:我们到这边,通过镇里面和村里面给我们一定的优惠政策,免了3年地租,农业农村局把我们配套设施和硬件软件方面都给搞一搞,大家都配合的很好。通过这个项目,我们希望带动地方老百姓致富,带动地方经济。
新坝碱米是新坝本土品牌,由市农科所土壤检测,新坝镇农技部门按检测结果指导种植。利用新坝土壤微碱富含磷质等特性,在农技部门的指导下,于不同区域对应种植不同的稻米品种,最后由新坝米业统一加工检测分类。虽然成本较高,但口感极佳,十分受市场欢迎。新坝米业是新坝镇乡村振兴产业园重点扶持的企业之一,也是市农业农村局科技兴农的成功范例之一。
林才家庭农场负责人 顾林才:我们从村里乡里扭转了流转了几百亩的土地,搞了一些高效的农业种水稻。下一步他们把基础设施搞好了,我们可以搞一些特色的农业,比如水晶大米,以及从江南引进的月光大米,它们价格高,有专业回收,我们今后往这个方面发展。他们组织我们到到省、市一些地方农业技术培训,上面扶持都照顾的不错。
开展产业富民增收行动,建成千亩苗木基地、省农科院新坝西甜瓜博士科研工作站等。村集体流转土地收入每年达20余万元,带动就业420余人次。村集体先后荣获江苏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先进村、连云港最美乡村、连云港市文明村、连云港市特色田园乡村以及国家森林乡村等荣誉称号。
海州区新坝镇副镇长 王星光:在改善农民群众住房条件的同时,我们始终坚持做强产业,充实农民群众钱袋子,让农民群众在家门口就有事做、有钱赚。先后打造了5000余亩的金潮绿萃谷综合性生态园,6000余亩的乡村振兴产业园。采取各种措施吸引人才回流,建立了专门的返乡大学生创业基地,提供政策支持。结合“万企联万村 共走振兴路”行动,引进江苏海晟控股集团打造果蔬基地,有效解决农民集中居住的就业问题,实现人均年增收1.2万元。
沙杭村以乡村振兴为统揽,以产业发展为根本,以美丽宜居乡村建设为目标,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沙杭村2008年启动新型农村集中居住示范点建设,一期共10排359户,占地面积180亩,人口约1300人,相继建成健身广场、景观大道、步游道等一系列农民休闲场所;2020年启动沙杭新苑项目建设,兴建房屋315套,配套设施有乡村大食堂、电影院、居民养老中心、党群服务中心、乡村超市、幼儿园等,小区重点打造完成100亩观光月季花园。
海州区新坝镇沙杭村党总支书记 陈继贵:在镇党委、政府的关怀下,我们沙杭一期康居内的基础设施和环境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坚决落实河长制管理,真正做到水清岸绿。现在的沙杭环境整洁,绿郁葱葱,生气盎然,鸟语花香,已初步达到生态宜居。 另外市乡村振兴局今年拨款,用于我们沙杭样板村的三园打造,并多次组织我们样板村书记、种植大户进行产业振兴方面的培训。
下一步,沙杭村还将秉持三产融合发展思路,充分利用本村优势,将特色产业与智慧养老相融合,着力打造“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美丽宜居乡村。结合“党建促联建、万企联万村”活动,复垦废旧大棚设施用地32亩,打造沙杭村火龙果种植基地;引进强力师资,建设沙杭幼儿园。
海州区新坝镇副镇长 王星光:同时,市农业农村局、乡村振兴局,在资金和项目等方面也给予新坝镇大力支持,魏口粮食烘干、新坝家庭农场提档升级等项目相继落地。沙杭村今年被市乡村振兴局评选为全市首批乡村振兴样板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明显增强。
美好蓝图已绘就,沙杭村将乘着乡村振兴的东风,认真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这篇文章。
编辑丨方婧瑄
审核丨段潇
来源丨公共频道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