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 降本增效扩良田
作为农业大市,近年来,我市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通过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不断降低人工成本投入,提升粮食亩均产出,进一步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记者在东海县房山镇大穆村看到,趁着晴好天气,这里的农户正在抢收水稻。和普通农田不一样,这的稻田旁边专门配置了一座耕地质量监测点,它可以远程采集农作物生长相关的虫害数据、气象数据、土壤墒情数据等,实现实时监测,从而进一步促进农田建设和耕地管理工作相统一。通过生态犁耕深翻作业、化肥减量增效、推广施用有机肥等措施,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以此来确保粮食稳产高产。像这样的耕地质量监测点只是东海县高标准农田建设的一角。得益于东海县的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当地农田的蓄水灌溉、虫害防治、产业化发展都得到质的飞跃。种植大户王洪业告诉记者,他的高产示范田要比普通的地增产100斤。往后人工费用都非常高,通过机械化可以减少投入,大大增加效益。
新建成的高标准农田不仅更利于大型农机的推广使用,而且耕地面积也能有效增加。近两年,东海全县新增和改善灌溉达标面积9.3万亩、排水达标面积5.27万亩;年可新增粮食生产能力1043.5万公斤,项目区农民人均收入增加384元。为推进乡村生态、产业建设,推动乡村振兴奠定了良好基础。东海县高标准农田建设主要实施灌溉泵站,衬砌渠道,田间道路,沟渠疏浚,农田林网建设,以及耕地质量监测点建设等,可以做到旱能灌、涝能排。2021年计划投入2.45985亿元建设高标准农田14万亩,目前工程正在有序推进,预计年底能完成主体工程。
今年以来,我市已经建成了2020年度高标准农田项目40万亩,全面开工建设2021年度项目42.8万亩。到2022年底,全市高标准农田占比将达75%,涉农乡镇可基本实现高标准农田全覆盖。高标准农田建设对于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基础支撑作用显著。高标准农田项目实施后,项目区粮食亩均可增产100斤以上,土地租金亩均可提高100元以上,群众人均可节本增收300元以上。
融媒体记者丨王伟宇 张韬
编辑丨陈思
审核丨段潇
来源丨融媒体新闻中心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