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军:扎根纺丝生产一线的技术带头人
胡军是连云港杜钟新奥神氨纶有限公司生产二部助理,30年前,他误打误撞来到纺丝生产一线,就此扎下了根,30年后,他攻坚克难为公司增效益,荣获中国化纤协会优秀技术工人奖。
纺丝车间里,36位卷绕机组96个纺丝架正按照设定的工序流程不间断地运转着。胡军每天的工作就是巡查卷绕系统是否正常,发现异常立即改进,确保整条生产线高质产丝。否则一旦卷绕轴异常振动,很可能会导致丝的端面变形,降低产品等次。
连云港杜钟新奥神氨纶有限公司生产二部助理胡军说:“主要通过平时经常对车间巡检检查发现异常,再通过与技术部工程师之间相互沟通,针对解决问题,减少异常发生,提升部门的一等比例,使产品更稳定。”
胡军的岗位,看似只有简单枯燥的几个操作步骤,但在纺丝生产链上却是举足轻重的环节。系统运行不稳定,他就从风量和温度的调控平衡上找突破;滤芯清洗溶剂不环保,他就创新使用真空清洗炉对滤芯进行清洗,不仅实现环保节能改造目标,还将产品的一等比率从95%提高到了98%。
连云港杜钟新奥神氨纶有限公司生产二部助理胡军说到:“氨纶厂已经工作了30年的一名老员工,一名共产党员,对氨纶厂有着家一样的感情,也希望氨纶厂走得更远更高,(接)作为我本人也是希望我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公司创造更多的效益。”
2015年,六期组件升级改造后,纺丝质量严重下滑,平均每天要产生散废丝200多公斤。为了迅速扭转这种局面,胡军主动带头组建攻关小组,查找问题症结。在不断改进优选方案后,创新推广分段放流的方法,每年为企业挽回损失10万元。
连云港杜钟新奥神氨纶有限公司生产二部部长陶习军说:“作为一个我们厂第一代的操作人员,李军同志一直表现很优秀,从开始学习操作的时候就是积极肯干,作为一个党员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在工作中不叫苦不叫累,遇到什么困难都是迎难而上,就是顺应了那句话,办法总比困难多。”
最近,胡军又对产品的品质管理打起了“主意”,他结合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带领三个班组分别着手不同的生产技术改进项目,改善效果已初步显现。按照胡军的方法,纺丝的异常率可以降低50%,质量也远远超出了预期,实现了增收节支双成效。(融媒体记者 杨涛 陶静 蒋承林 通讯员 陈宏波 )

融媒体记者丨杨涛 陶静 蒋承林
通讯员丨陈宏波
编辑丨王婷婷
审核丨段潇
来源丨融媒体新闻中心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