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传承剪纸艺术 “剪”亮退休时光

2021-11-09 17:29:50

剪纸又叫刻纸,是中国最古老的民间艺术之一,一张红纸,一把剪刀,一份传承,一份情,它代表着喜庆和吉祥。在我市也有不少剪纸爱好者,今年66岁的老人万维伦就是其中一人。万老的作品,剪的是情怀,诉的是憧憬,紧跟时事创作,释放着满满的正能量,为老年生活增添了色彩。

剪纸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它栩栩如生的形象,精巧细致的剪裁,让传统文化跃然纸上。近日,记者走进万维伦的工作室里,他正在给爱好剪纸的学员们上课。剪在纸中游,纸在剪中变,仅需片刻,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一个个经典故事就剪出来了。万维伦告诉记者,在他小的时候,每逢春节,家家户户都要贴窗花、糊灯笼。从小看着母亲剪各种花样,他便逐渐开始迷恋上了这门技艺。万维伦退休后,绘画和剪纸丰富了他的业余生活。在他的工作室里,桌子上摆满了栩栩如生的剪纸作品,有憨态可掬的动物,有形态各异的花朵,也有可爱的福娃,灵动的服饰,题材涉及廉政、民俗、人物、西游文化等十几个类别。

在万维伦看来,剪纸来源于生活,在乎寓意,手法夸张。只需一把小剪刀、一把小刻刀就能创作出一幅幅美轮美奂的剪纸作品,非常贴近普通老百姓的审美。为了让剪纸融入寻常百姓家,成为和谐社区的“润滑剂”,他还常常带领学员们到社区教居民剪纸,通过裁、折、剪等流程,将一张张红纸精雕细琢,变成一幅幅囍、中国结、五角星等饱含美好寓意的作品。随着“咔嚓”的剪刀声,一幅幅鲜活的剪纸画在老人们手中出现,贴在窗棂上、装裱后挂于堂上,无论在哪里,这些剪纸画都是一道亮丽的风景。万维伦用自己的剪纸艺术,展现了丰富多彩的老年生活,让自己在文化生活中获取了幸福感。在他的影响下,带动了周边老年人融入到剪纸的生活中,在提升晚年生活质量的同时,也将传统文化的魅力传承下去,让传统文化能够发扬光大。




编辑丨王婷婷

审核丨段潇

来源丨公共频道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