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榆区:土地流转 转出乡村振兴新路
推动乡村振兴,做好产业振兴是关键,而解决好“土地撂荒”的问题成为不少农村发展的难题。今年以来,我市赣榆区城西镇以乡村振兴为抓手,立足该镇土地肥沃、水系发达优势,引导村集体开展土地流转,着力破解村集体经营收入难题。从9月份以来,赣榆区城西镇高庄、大里、沙河子等7个村先后进行规模土地流转5000多亩,实现村集体经营性收入212.25万元,年增收70.75万元,流转的土地更是让村民每亩增收200到400元,种植、养殖产业的振兴让村民丰富了菜篮子,鼓足了钱袋子。通过土地流转,城西镇走出了一条乡村振兴的新路。
在赣榆区城西镇曲坊村敬忠食用菌种植家庭农场的大棚内,记者看到,数十个村民正在大棚内进行着香菇的采摘,据了解,该农场投资600多万元兴建的高温大棚可产生每亩一万元的纯利润,带动周边村民近百人就业。
种植户宋敬忠说:“我是在外边打工,到东北看人家做的食用菌养殖,我看还行。自己回来之后攒了一部分钱,慢慢发展,现在连流转达到80亩地,一开始从单一的种植平菇,到现在发展到香菇。准备再流转个100多亩,发展一下球盖菇。”
宋敬忠告诉记者,在他农场内工作的村民每天都有200-500元的收入,而土地流转给他带来了扩大生产经营的新路,下一步他将大力发展球盖菇种植,每斤20-100元的球盖菇将为他打开上海、青岛、日照等高端市场,能解决当地村民就业超过百人。
城西镇高庄村也将集中流转的土地放入江苏省农场产权交易平台进行统一招标。来自东海的种粮大户王红翠中标了千亩水田,她将投资改良当地土壤并进行精耕细作,争取实现新品种带来每亩1300斤以上的稻米丰收。
赣榆区城西镇党委、政府依托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大力开展规模土地流转工作,累计流转土地5000余亩,真正实现了小田变大田,达到了政府、村集体、种植大户、农户“四方共赢”。该镇通过大力提高粮食产量,实施高标准农田治理项目、国土整治项目、水系连通项目,以“旱涝保收、高产稳产、吨粮田”为目标,充分利用水系发达、土地肥沃的优势,优化农业营商环境,今年以来,全镇粮食产量超3万吨,走出了打造赣榆城区粮食生产基地的新路。

编辑丨王婷婷
审核丨段潇
来源丨FM92.7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