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子有方】名师课堂——怎么从你的试卷发现学习问题

2022-01-21 17:51:50

学期结束了,同学们进入了假期模式,在回顾一个学期的学习中,每一个单元的小测试可能是最直观的影射出一个阶段最真实学习成果。期末考试也是一个学期完美收官的依据所在,如何在试卷中找到需要查漏补缺的地方?如何分析试卷?本期《教子有方》节目中,特别邀请到云港市海州实验学数学师谢芸,谢老师是云港市新“333工程”教学标兵、获得市教学基本功大一等、市优质课一等。谢老师在节目中支招如何在试卷中发现学习的问题。



01
亲子之间对期末试卷进行分析、交流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家长在沟通之前记住“两个牢记、一个原则”。第一个牢记,稳定情绪再去沟通。家长看到孩子成绩考得不好,先把孩子骂一通或者打击一番,把不满的情绪发泄在孩子身上,注定这次沟通是无效的。落实双减政策以后,小学一学期只有一次期末考试,初中一学期期中、期末两次考试,家长要抓住这难得的关于考试的话题进行沟通。沟通前,稳定情绪,做好充分的准备,准备谈什么问题,做好心中有数。沟通时也先要对孩子的情绪进行调节。孩子可能因为考试失败产生愧疚、羞耻的感觉而抵触沟通。这时家长可以问问孩子的感受,我们的家长要像一个大容器,包容孩子的各种情绪,全然接纳他,尤其是在他们失落的时候,让他感受到父母是爱我的,而不是爱我的成绩。

第二个牢记。先肯定孩子再谈学习问题。我们每个人都渴望别人的肯定,孩子更需要家长的肯定。家长对孩子的肯定是多方面的、也需要是具体的。例如:这次你的计算题做得全对,非常不容易。试卷倒数第二题这么难,你也得了不少分。或者,这阶段,你每天学习这么晚,付出了这么多努力,真不容易啊等等。


02
从试卷发现学习的问题

试卷拿到手后,家长和孩子一起“复盘”试卷。我们可以把试卷上的错题再做一遍,寻找错误的原因。举个例子,八年级上学期会学习一些数学模型,k字形”、“手拉手模型”,有的学生一知半解,看到类似的图形就去套用结论,往往解不出来。实质上这些模型本质上还是书本上第一章全等图形的认识,如果我们能对全等图形非常熟悉、有深刻的理解 ,即使不知道“k字形”、“手拉手模型”我们也能解决问题。⑤心理障碍  有些孩子对于数学还是有畏惧心理的,前一次考试的失败感受还会呈现眼前,造成面对数学题就紧张,即使是会的题目也解决不出来了,而有就是有些新题型,学生对题目情境陌生也会紧张。这就需要家长配合老师对孩子的心理进行疏导。


03
 理性的认识和合理的期待

家长对孩子的学习要有一个客观理性的认识。有些孩子就是文科思维强,语文、英语特别好。但是他的理科思维就相对薄弱一些,家长就得接受这个事实,非要要求孩子的理科和文科一样优秀,就不现实了,强人所难了。另外家长对孩子有个合理的期待,这个目标是孩子通过努力能够达到的,提出不切实际的目标或是用物质诱惑孩子,都会适得其反。

家长需要做的事情,就是做好自己的工作,给孩子做个榜样。如果做不了榜样,也要努力稳定自己的情绪与孩子沟通,学习育儿、心理学方面的知识,把亲子关系放在学习成绩之上,想方设法去调动孩子的内驱力,减少焦虑,孩子的成绩一定会有变化。我特别喜欢一个词“静待花开”,静待花开不是不管不顾,而是需要家长精心呵护与陪伴,至于其他都交给时间吧。



编辑丨王婷婷

审核丨段潇

来源丨连云港综合广播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