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洪生:“见缝插针”巡查 守护水清岸绿
水清、岸绿、景美是百姓对生态环境的愿景,但是这样的美好愿景却离不开很多水利一线工作者的坚守,特别是最近的低温天气,很多市民都减少了外出时间,但是他们依然奋战在一线,今天的新春走基层,就让我们就跟随大板跳闸的一位普通巡查员王洪生体验寒冬腊月的一线巡察工作。
当天上午,记者在连云港市大板跳闸启闭设备控制室里,见到了王洪生。他像往常一样,正在有条不紊的工作着,检查启闭机、保养设备等一系列操作科学规范、游刃有余。据了解,大板跳闸与其它闸不同的是,该闸除了担负着市区及周边地区143平方千米排涝、防洪的作用外,还有重要的挡潮任务。王洪生告诉记者,正是因为它特殊的地理位置,因此全年需要处于戒备的状态,特别在汛期时候,需要时刻处于高度戒备。
记者:那现在我们汛期开关闸是有固定时间的吗?水利巡查员王洪生:没有,我们就是执行调度指令,记者:也有可能是早上8点,也有可能是半夜,对不对?王洪生:对,他是24小时都是可以随时有调度指令,不分夜里还是白天。记者:那你们岂不是要在这待很长时间,等着汛期指令下来啊?王洪生:我们一待就是一个星期。
大板跳闸是沿海挡潮闸,1971年建闸至今已经连续运作50年,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因此不管刮风下雨,每天的巡查工作对于王洪生是必不可少的。由于开闸时间不固定,接到开闸指令后,要根据潮水的涨落潮情况及时开关闸,难度特别大。此外,大板跳闸是幸福河湖建设清水工程工作的最后一环,市区引进清水后,还需要把原有的水进行排放。王洪生带着记者实地走了他每天巡查的路线说,不论是骄阳似火还是寒风刺骨,他都不怕,工作多年来,最害怕就是倾盆大雨的夜中。
记者:如果刮大风下大雨,在我们河的闸上面作业是不是特别危险啊?王洪生:那有点危险。记者:再赶上夜里,视线不清的情况下。王洪生:对,还有电,主要是电你看不见,这水是电解质,他身上潮了就容易导电,我们就是特别小心特别注意,特别是夜里面刮大风,下大雨时候比较困难。
对于守着闸已经工作了25年的王洪生而言,因为工作的性质,经常是没有白天黑夜地工作,岁月不饶人,常年在外的工作,让他错过了很多亲子时光。王洪生告诉记者,他感觉最亏欠的就是家人。但正是像他这样的坚守,才给沿岸的百姓带来了满满地幸福感。
水利巡查员王洪生:我们水利都是在边远(位置),离市区比较远,离家比较远,就是两个不便了,必须要在闸上住,这样方便工作,一方便工作,那家庭肯定受影响了,就是个矛盾。
村民 霍玉军:正是因为水利工作人员守护着闸,我们老百姓才有安全感。
经过几代水利人的努力,我市已经建成了坚实的水利工程体系,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的河网水系,发挥着防洪、排涝、灌溉、供水、挡潮、排污、航运及维护水环境等综合功能,尽管大多数站所都属于沿海以及郊区偏远等场所,但一代又一代的水利人守护着闸,为续写治水兴水惠民生的新篇章贡献着力量。
水利巡查员王洪生:水环境要求越来越高了,你责任心不强也不行,我最大的心愿就是要求耐得住寂寞,守住好自己的岗位。
市水利局市区水工程管理处副主任 张大虎:据我们统计,目前在沿海闸站以及基层一线站所共有六十多名职工,他们都像王洪生一样长期坚守在工作一线,为我们市区水利工作做出了很大的牺牲和奉献,这也是我们水利职工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的生动实践。
编辑丨徐止丽
来源丨在你身边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