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聚焦生态文明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2022-02-26 18:23:04


近年来,我市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坚持生态优先,践行绿色发展,人们真切感受到港城的山更绿,天更蓝,空气更清新了。在今年两会上,代市长马士光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未来我市将以创建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市为目标,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快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让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今天的《两会话民生》专栏就让我们来听听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们,对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都有哪些意见和建议。

在港城的街头巷尾,随处可见的公共自行车已成为不少市民出行的首选。记者了解到,咱们港城的骑行达人潘先生,他去年骑行了大约9300公里。在咱们港城还有很多像潘先生这样选择绿色出行的市民,他们用自己的行动为节能减排做出了贡献。

连云港市鑫城公共设施服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敏:(2021)全年累计骑行里程相当于绕地球340圈,在节能减排方面,已累计为市民节省出行成本272万元,减少二氧化碳排放855吨,相当于建设绿地大约48万平方米。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记者了解到,低碳旨在倡导一种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减少有害气体排放,从而实现改善生态环境的目的。代市长马士光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近5年来,我市的生态环境明显改善。PM2.5浓度大幅下降至32微克/立方米,空气优良率大幅提升至83.8%,空气质量在苏鲁豫皖交界地区率先达到国家二级标准;“河长+流域长”制全面推广,地表水质量稳步提升,45个国省考断面优III类比例达86.7%、劣V类断面全面消除;“湾长制”工作扎实推进,近岸海域水质持续改善。在今年的两会上,市人大代表、市政协委员们纷纷表示,环境质量和我们市民的生活息息相关,而大家要做的就是从我做起,共同去爱护它、保护它。像绿色出行等一些好的生活习惯、工作习惯都可以节约能源,为保护环境添砖加瓦。

市人大代表 赣榆区中医院老年科护士长张霞:作为一名基层的医务工作者代表,我认为节约优先。把节约能源资源放在首位,实行全面节约战略。生活上,少用一次性筷子,一次性塑料袋。出行,多选择绿色出行,比如公交车,公共自行车。

市人大代表 江苏瀛之志律师事务所主任曹立志:作为微观经济主体的企业必须摒弃过去粗放经营的发展模式,在环境保护方面进行企业合规改革,由国家单方治理转变为国家与企业共同治理,以实现企业与国家整体高质量发展。

市政协委员王丽杰认为,除了个人努力、企业自律,政府机关也应当行动起来,形成合力,深入开展生态环境问题从严排查整治行动,不断提高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依法关停拒不整改、低端落后的化工企业,这样才能解决群众身边的环境问题。


市政协委员 连云港市生态环境局综合处处长王丽杰:在PM2.5管控方面,重点优化我市主城区路网,强化信号路口,交通组织精细化管理,提升道路通行能力,同时加快淘汰老旧机动车船及非道路机械,公安、交通、生态环境等部门还要强化联合执法检查力度,严查超标车辆,推进落实车辆检测与维护制度,加强对车辆维修治理企业和加油站油品质量的检查检测。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市政协委员孙玉认为,在坚持绿色发展的过程中,法治永远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作为一名司法服务人员,应该为绿色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司法保障,用法律制裁破坏环境的行为。

市政协委员 连云港市中级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孙玉:我想首先一个是持续关注生态环保问题,其次是立足本职工作,全面践行“两山”理念,贯彻落实《民法典》绿色原则,在各类民事案件的审判中坚持绿色发展原则。第三个方面,创新司法,服务乡村振兴这个大的战略中,我们要将服务保障促进企业化工园区转型升级等方面,作为我们司法保障服务的重点。



记者了解到,下一步,我市将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整体布局,编制碳达峰实施方案,加快推进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大力推行绿色制造,积极构建绿色低碳产业体系。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强化大气污染点源、交通源、城市面源综合管控,推动化工钢铁煤电等重点行业的深度治理,开展挥发性有机物源头管控,推进散煤治理,实现不达标化工企业应退尽退,PM2.5浓度、空气优良率持续改善。全面加强生态保护修复。认真落实环保督察整改要求,全面排查整治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让未来的港城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



编辑丨王婷婷

审核丨段潇

来源丨《港城365》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