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农业农村局:精准施策“四到位” 防疫保供“两不误”

2022-03-12 19:15:51

   

自连云港市突发新冠疫情以来,面对疫情防控和农产品保供双重压力,市农业农村局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迅速行动、积极作为,立足本职精准施策,在严密组织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全力以赴促农业生产,确保疫情防控、稳产保供“两手抓”、“两不误”。


图片


组织落实到位。疫情发生以来,市农业农村局把疫情防控作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局党组靠前指挥,党员干部全员上阵,第一时间成立局突发新冠疫情防控工作临时指挥部,建立工作协调推进机制和联防联控制度,非常时期履非常之职,五名局领导、三名中层干部分别充实进入市突发新冠肺炎疫情应急处置指挥部核酸检测组、转运隔离组、物资保障组、社会及社区防控组、交通管控组工作。针对社区人手严重不足的困境,局党组迅速组建起一支政治坚定、素质过硬、甘于奉献的党员志愿者服务队,深入市区内19个服务点、4个包干责任区、4个卡口进行抗击疫情志愿服务。


图片


服务保障到位。开展专项服务保障行动,抽调技术骨干,运用网络平台、农技App、微信视频等现代信息手段就近就地对生产主体特别是温室大棚生产户、畜禽养殖场(户)进行技术指导;强化当前生产资料保障,协调相关部门和企业做好种子种苗、肥料、农药、农膜等物资供应;制定《疫情防控期间蔬菜保供工作应急预案》和蔬菜生产技术指导意见,增加绿色优质蔬菜产品供应;设立“疫情期间绿色蔬菜保供基地供应扩能增量”专项资金,引导生产主体调整品种布局,扩种芽菜、叶菜类蔬菜品种,增加蔬菜供应量;编制《畜禽养殖场户安全生产技术指导意见》,发布《关于加强饲料生产企业与养殖场对接的通知》,指导养殖场户科学养殖,合理调整生产计划;针对我市春季渔业生产特点和需要,编制技术指南,加强存塘调度保供。


图片


产销衔接到位。在“农技耘-苏菜直通”平台发布农民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待上市销售的农产品种类和数量,为有需求的生产者、经营者,提供免费查询、发布供求信息服务;铺设农产品产销“快速路”,在四季农产品批发市场开辟本地蔬菜入场“绿色通道”,协调家得福、保真等31家商超与98个种植基地对接,并达成直供协议;指导县(区)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础上,优先安排因疫情导致家庭生活出现困难的农村劳动力参与农产品的生产、采收、加工、运输等,优化农产品的利益联结机制;畅通线上销售平台,市民通过“江苏农业国际合作洽谈会”和“连云港家得福”微信公众号关联的小程序商城等购买生鲜农副产品;加强检测监管,出动执法车辆20台次,执法人员65人次,抽检蔬菜样品135批次,检查农资经营场所45次,确保“菜篮子”产品质量安全;协调建立疫情防控应急物资及人员运输车辆通行制度,确保农产品运得出、供得上。


图片


防控措施到位。通过网络、微信公众号发布《关于扎实做好当前全市农村地区疫情防控工作的意见》、《致全市广大农民朋友和农业经营主体的倡议书》、《疫情期间农业农村政务服务不见面办理倡议书》等,加大对农村从业人员疫病防控知识的宣传介绍,有效提升农村地区疫情防控成效。

针对我市正值海洋渔船春捕旺季,渔船、渔民活动频繁,流动范围大,海上疫情输入传播风险陡增的实际。农业农村部门突出工作重点,严格“外防输入、内防扩散”举措,进一步加强渔船、渔港管理。首先,严格落实社区疫情管控要求。建立渔港检查日报告制度,实行双人值班制,执行24小时应急值守,做到渔船进出港、渔民上下船都有登记,做到值守不断、流程不乱。其次,严格落实进出港报告制度。强化“渔港通”运用,船东、船长在出港前要如实报备出海渔民名单、健康状况、疫苗接种等信息,回港后如实告知航线航程。坚决避免前往疫情中高风险地区,避免在海上接触外地、外籍船舶及人员,杜绝感染风险和隐患,严防疫情由海上输入。为提升渔民疫情防控知晓率,发布《致全市渔民朋友的一封信》,引导、督促渔民接种新冠病毒疫苗,自觉加强个人疫情防控,在渔船出海前和回港后不得参加聚集性活动,确保渔业生产秩序稳定、渔民群众健康安全。


图片


在全力做好当前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市农业农村局紧扣“乡村振兴”主线,坚决扛起“米袋子”“菜篮子”保供责任,稳定粮食面积,做好畜禽、水产、蔬菜等生产供应。深入实施强村富民帮促行动,持续兜牢民生保障底线,扎实有效推进共同富裕。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和种业振兴行动,加快建设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吨良田”。扎实推进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加强和改善乡村治理,全面提升农业本质安全水平,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迈出新步伐。



通讯员彭亚辉  李文科

编辑丨徐止丽

来源丨连云港综合广播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