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睡在小货车里的“硬核”志愿者

2022-03-21 17:25:42



每天凌晨三四点,有一辆小货车,穿梭在城区的大街小巷,为居民送去蔬菜水果,粮油米面等生活物资。到了晚上,却睡在自己的小货车上,周而复始。他就是“硬核”志愿者徐东京。


徐东京:到传达室这里。小区居民:哦,行啊,我在楼上看到了,多少钱我转给你。



这辆小货车的主人叫徐东京,今年41岁,海州区许庄村村民,在瀛洲路农贸市场经营果蔬生意。疫情发生后,得知一些小区封闭管理,他主动报名,当上了运送生活物资的志愿者。每天凌晨,起身后,迅速吃完早饭,穿上防护服,到达定点地点做核酸检测,随后梳理汇总手机上的订单,开始一天的送菜生活。从3月5日开始,这辆小货车每天运送6吨货物,行程280公里。



徐东京:一天送货下来能有五六百单,从早上开始得送到夜里11点钟左右,工作量虽然很大,但是我一点都不觉得累。和所有战斗在“疫”线的人一样,我只是做了力所能及的事情,希望能通过自己微薄的力量,为大家带去更多的方便,我坚信,只要我们大家团结一心,坚持到底,我们一定会早日战胜疫情,取得胜利。



徐东京告诉记者,小时候家里贫困,父亲就带着他流动卖菜,后来在很多人的帮助下,在瀛洲路农贸市场有了固定摊位,经营几十年了,日子越过越好。这轮疫情爆发,让他有机会有能力去帮助更多的人。而这次志愿服务和以往不同,他付出的精力和体力更多。徐东京加了数十个小区的微信群,这些人成了他服务的重点,每天要统计各家要的物资,根据“菜单”去农产品市场采购,以原价卖给小区居民。每天从凌晨到晚上十一二点,一天不停歇地送,最多能送45户。为遵守疫情防控规定,又不想影响家人,忙了一天的他,就住在小货车里。


徐东京:在车里我每天晚上是睡不着的,因为腿一伸直,空间不够长,腿如果蜷起来,膝盖会很疼,而且现在天气早晚温差大,我的被子很薄,会觉得冷,肯定是睡不着觉的,腰非常的酸疼,第二天眼皮都抬不起来,还要坚持着干,因为我觉得大多数人比我更辛苦,更不容易,所以我有这个动力让我坚持到现在。


近期,政府有关部门得知情况后,找到了徐东京,为他提供免费宾馆,解决住宿和吃饭问题。然而,被他谢绝了两次。他乐观地说:我年轻,身体好,就做这点事,不想给政府添麻烦,宾馆应该提供给更需要的人!在相关部门的努力下,各大商超和网络平台,商品供应充足。最近一周时间。徐东京接到的送菜单子越来越少,但他却很欣慰:“相信疫情很快就能过去,一切都会好起来!”



融媒体记者丨李蕾 杨尚仙

通讯员丨董京京 孙冬研 

编辑方婧瑄

审核丨段潇

来源丨融媒体新闻中心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