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南渔民误捕野生中华鲟 及时放生
中华鲟被称为“水中大熊猫”,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日前,灌南县一位渔民在捕鱼时竟然误捕到一条80厘米长的野生中华鲟。
3月29日晚上,渔民孙桂同和往常一样,用丝网在当地的龙沟河里捕鱼,没想到居然捕捉到了一条黑乎乎的大家伙,这让他感到特别意外。孙桂同小心翼翼地将这个大家伙放进了家中的水池里。随后,他经过查阅资料,发现这条鱼居然是一条野生的中华鲟,属于国家一级野生保护动物。他向当地渔业部门进行汇报后,当即决定将其放生。
灌南县张店镇渔民 孙桂同:昨天晚上在河里下网,突然网上逮一个中华鲟。这是国家保护动物,我现在决定把它放生。
孙桂同捕鱼的地方位于龙沟河下游,属于灌河流域的分支。近年来,灌南县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大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通过出台一系列重要举措,使灌河流域的鱼虾种类得到了很好的修复。
灌南县张店镇渔民 孙桂同:以前我们这里也有中华鲟,但是很少有人逮到。现在这个水质变好,这个鱼比原来越来越多,中华鲟可能到这边来觅食。
记者了解到,中华鲟是水生物中的“活化石”,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有“水中大熊猫”之称。中华鲟类的祖先在地球上已有1.4亿年的历史,是地球上最古老的脊椎动物之一,主要分布于中国长江干流金沙江以下至入海河口,其他水系偶有出现。
编辑丨方婧瑄
审核丨段潇
来源丨新闻频道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