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年21次公益维权援助 我市知识产权保护交出优秀答卷

2022-04-27 15:56:58


刚刚成立1年多,这里就为我市广大市民和企业提供了21次公益维权援助,维护了创新主体的合法权益。


2018年6月,我市东海县双店镇农民钱爱青自主研发了一款花生玉米一体播种机,并为此申请了专利。可是,在2021年,他却发现市场上有一款类似的产品,叫做李府花生玉米播种机,同为东海县生产。于是,他到东海县知识产权局进行了举报。由于裁决该案的关键在于侵权技术的判定,为此,东海县知识产权局联系了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对当事人进行公益维权援助。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组织我市机械制造行业技术专家,到现场进行了技术分析,将专利技术文件与被诉侵权产品进行比对,发现两项技术有多种不同,最终给出的技术判定意见为不侵权。



连云港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预审服务部工作人员 樊仕宜:通过比对,钱爱青提供的被控侵权产品实物和专利“一种花生玉米一体播种机”的技术特征的对比,发现二者的传动方式、控制器的连接方式以及器件的安装方式均有不同,以此我们给出了专利技术分析报告,(促进)了本案件的有效推进。



记者了解到,连云港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成立于2020年6月,为公益一类事业单位,主要提供知识产权维权援助、知识产权咨询和查询、知识产权大数据管理分析、专利技术判定等服务;为重大项目研发、经贸投资和技术转移活动提供知识产权分析论证和知识产权预警;对大型体育赛事、文化活动、展会、博览会和海关知识产权保护事项,提供法律状态查询及侵权判定等服务。2021年,连云港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共完成诉前调解22件,多渠道推广知识产权维权援助服务,为个人、企业等各类主体提供公益性的维权援助21次,有效地维护了我市知识产权创新主体的合法权益。



连云港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预审服务部工作人员 樊仕宜:这22件调解案例主要是国内较大企业对我市个体户的一些侵权行为的案件,主要涉及食品包装、生活用品、机械制造方面。商标方面。为保护我市创新主体的积极性,若遇到专利侵权纠纷问题,在纠纷双方自愿情况下,我中心可提供线上或者线下的调解服务,若调解不成,在后续的维权上,我中心也可针对具体问题提供进一步指导。


编辑丨方婧瑄

审核丨段潇

来源丨新闻频道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