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毒蘑菇中毒高发季 医生提醒:切勿采食野生蘑菇
近期天气回暖、降雨增多,正是各种野生蘑菇生长旺盛期,这些野生菌类虽然味美,但是极有可能含有剧毒物质。那么,毒蘑菇容易辨别吗?如果误食了毒蘑菇,我们又该怎么办呢?
据了解,我国野生蘑菇种类繁多,许多品种外观相似,用肉眼鉴别有毒和可食用品种是十分困难的。很多人觉得,颜色越鲜艳的蘑菇越可能是毒蘑菇,所以只要小心那些“红伞伞、白杆杆”的蘑菇就好,其实这是一个认识上的误区。很多常见的毒蘑菇都是灰头土脸的,外观看起来很像香菇、口蘑,并不容易鉴别。
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EICU主任骆继业:毒蘑菇吃了以后,最常见的就是胃肠道反应,恶心、呕吐等相关症状,另外就是导致致死的毒蘑菇,最可怕的是两种类型,一种是溶血型,一种是肝衰型,这些年我们治疗了很多误食毒蘑菇中毒的病人。
记者了解到,目前对于蘑菇中毒症状没有特效药,中毒后潜伏期较短,往往只有几个小时。症状较轻的患者,会出现中毒性肝炎或肾脏损伤;如果患者体内吸收毒素较多,就会导致肝脏或肾脏衰竭,危及生命。医生提醒广大市民,鉴别野生蘑菇是否有毒,目前没有简单易行的方法,就算真的认对了无毒的品种,但是在野外,无毒的蘑菇常常与有毒的蘑菇混生,很容易沾染毒蘑菇菌丝,即便吃的蘑菇是无毒的品种,仍然会有中毒的危险。
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EICU主任骆继业:所以,我们从根本上就不要在一些不正规的摊位去购买,或者说根据自己的经验去采摘、去食用,有时候会带来非常严重的后果。一旦我们误食了,我们一定要第一时间到医院,同时要保留蘑菇的标本,让医生进行识别。
编辑丨王婷婷
审核丨段潇
来源丨《港城365》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