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全国“放鱼日”连云港海洋增殖放流活动启动

2022-06-06 17:58:57




蔚蓝的海面波光粼粼,岸边一排排红色的吊车巍峨矗立,六月的徐圩港区风光无限,美不胜收。6月6日上午, 2022年全国“放鱼日”连云港海洋增殖放流活动启动仪式,在主会场徐圩港区码头和分会场赣榆柘汪渔港码头同时举办。

(徐圩港区放流)


(赣榆柘汪渔码头放流)


在“养护水生生物  建设美丽海州湾”活动主题背景板前,社会各界人士齐聚于此,怀着激动的心情来为港城的海洋生态文明建设赋能助力。启动仪式上,相关负责人介绍了我市水生生物资源养护、海洋生态保护、海洋生态补偿等方面的情况,引导各界人士关心和参与水生生物增殖放流工作。



启动仪式后,活动参与人员登上渔船,经过近半小时航行来到放流地点。一袋袋对虾苗、一桶桶鱼苗、蟹苗,由参与人员缓缓倾下,放流蔚蓝的大海。记者了解到,“放鱼日”活动当天徐圩主会场共组织放流中国对虾1000万尾、许氏平鮋50万尾、三疣梭子蟹200万尾、黑鲷3万尾;赣榆分会场共组织放流半滑舌鳎56万尾,黑鲷64万尾,牙鲆5万尾,三疣梭子蟹1000万尾。它们将在海州湾扎根安家、繁衍生息。


(徐圩港区放流)


根据今年的增殖放流计划,持续放流中国对虾、三疣梭子蟹、黑鲷等将达到10亿单位。此外,还将同步开展水生生物养护知识进课堂等活动,宣传水生生物养护知识,开展科普教育活动,引导中小学生从小关心海洋、爱护海洋,保护水生生物。


(徐圩港区)


(赣榆柘汪渔码头放流)


连云港市水域条件优越,海域面积7516平方公里,大、中、小型水库共160余座,大小干支河道53条,渔业资源丰富,盛产紫菜、黄鱼、带鱼、梭子蟹和对虾等水产品。近年来,我市科学开发利用海洋渔业资源,有效控制近海捕捞强度,严格执行海洋伏季休渔制度,大力开展人工增殖放流,积极发展生态健康养殖,渔业资源养护和渔业绿色发展取得显著成效。2021年,全市水产品产量74.35万吨,渔业一产产值达226.26亿元,渔业产业既满足了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成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富民产业。





开展增殖放流,是贯彻落实《国家水生生物行动纲要》的具体行动。通过开展增殖放流活动,能够有效恢复水生生物资源,修复水域生态平衡,保护水域生态环境,对于培养群众环保意识、保护生物多样性、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连云港市每年以全国“放鱼日”为契机,举办全国“放鱼日”连云港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活动,有效提升了公众水生生物养护意识,促进了渔业可持续发展,取得了良好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通讯员丨安健   李源

记者、摄像丨张艳  郁庆林  李政达   邵梦乔

审核丨张弛

来源丨连云港手机台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