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振乡村 “智”享未来 数字化为"三农"发展赋能
乡村基础设施数字化、乡村经济数字化、乡村治理数字化、乡村生活数字化......如今,数字化在推进乡村振兴中作用愈来愈重要。数字化“N”个在三农领域的应用场景,不断推动经济社会转型和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
要想富,先修路。90年代推进的“村村通”工程,让乡村泥泞的小路,变成了水泥路、柏油路,方便了农民的生产生活,活跃了农村经济,促进了农民增收致富。近年来, 另一条与“村村通”工程并建的网络大道正在加快推进并取得显著成效,“互联网+智慧农业”“互联网+医疗”等新农商、新农技、新业态在改变农民生产生活方式的同时,助力农民走上致富的“快车道”。
以数字化“重整”农业。着力打造高科技产业园区样板,利用“互联网+医疗”“互联网+农业”“互联网+教育”等新型农村信息服务模式,把互联网与健康、农业、教育、养老等产业相连接,通过大数据和云技术的应用,让互联网科技与智慧农业“同频共振”。
以数字化“重构”农村。大力推进智慧绿色乡村建设行动,利用“互联网+党务”“互联网+村务”“互联网+财务”“互联网+土地”等服务模式,将与村民利益密切相关的事务及时公开,实现村庄治理信息透明化、对称化。通过数字化建设,农村基层可以及时掌握农民各家各户的实际生活情况,扩大农村基层服务的触达范围,统筹规划农村生产生活一系列活动。提升农村事务的效率的同时,也让村民与外界建立了紧密的信息联系。
以数字化“重塑”农民。当前,数字化正在深刻影响和塑造农民农村的生产生活方式,5G、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彻底改变了农业生产者的角色,重塑了农业生产模式,农机智能精准作业,将农民从繁重的农活中解脱出来,从单纯农业生产者转变为农业生产管理者。以数字化“重塑”农民,就是要创新农民培训体系,多渠道提升农民群体的数字素养,让农民在数字化转型中有享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
以数字化“重聚”动力。利用“互联网+”新技术将乡村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有机融合,形成旅游产业链,带动乡村经济发展,让乡村旅游资源的价值实现最大化。眼下,从脱贫到致富,从数字乡村治理到培育信息时代新农民,从智慧农业生产到农产品销售,都需要用好“网路”,为乡村振兴聚能和提供全新动力。
风雨如磐不动摇,一往无前心不改。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开启乡村振兴征程,意义重大,使命光荣。我们要肩负起“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的重大使命,将数字乡村建设作为网络强省战略的重要内容,不断开拓创新,全力打造以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数字技术在农业现代化发展中过程中的应用场景,加快“互联网 +”产业融合,助力乡村振兴。广大农民也应转变思维、融入趋势、自觉强化在数字农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主动参与,共享硕果,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我们凝心聚力,齐心合力,乡村数字化建设的“全景图”必将愈来愈美。(吴建国)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