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见返乡青年站上乡村振兴舞台“C位”
几年前,“80后”山东小伙武政从上海回到沂蒙革命老区,探索用电商的方式销售老区特产黄桃罐头。为了扶持武政成功创业,当地为他提供了8万元返乡创业资金,还让他免费参加了电商培训班,学习更多电商运营经验。去年,武政的公司网上销售额超过2000万元。截至目前,山东省市县三级普遍建立了好青年联盟,累计发放“乡村好青年贷”31.5亿元,带动一大批青年投身乡村振兴的大舞台。(6月20日人民日报海外版)
像武政这样的返乡创业青年越来越常见。河南安阳“90后”大学生李科几年前回乡成立建筑公司,把村里的部分建筑工人拢到一起,解决了大家天南地北找活干的问题;河北灵寿海归硕士孙新娜,放弃城里的“金饭碗”,回老家包下两座山头当起“猪倌”,带动乡亲们走上增收致富之路……目前,各类返乡入乡创业大军超过1100万人,越来越多懂技术、善经营的返乡青年站上了乡村振兴的“C位”。
返乡青年站乡村振兴“C位”,是顺应时代潮流的青春抉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让愿意留在乡村、建设家乡的人留得安心,让愿意上山下乡、回报乡村的人更有信心,激励各类人才在农村广阔天地大施所能、大展才华、大显身手,打造一支强大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关键靠人。国家相关部门相继出台《关于推动返乡入乡创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各地因地制宜、筑巢引凤,优化营商环境、提供政策优惠、协调社会资源,吸引在外求学、打拼的游子返乡就业创业,返乡青年在产业振兴、基层治理等方面贡献才智,成为乡村振兴战场一抹亮丽风景线。
返乡青年站乡村振兴“C位”,为乡村建设注入了蓬勃生机。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当代青年同样肩负使命、责无旁贷。或瞅准乡村振兴事业蕴藏的大好机遇,或受乡愁召唤、政策感召,或出于热爱“三农”、回馈社会的价值追求,越来越多学有所成或创业有成者,选择留在家乡、返回家乡,把学识、技能、经验、资金、项目等资源等带到家乡,用汗水和努力浇灌这片生机勃勃的土地,用智慧和奉献助力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给乡村建设注入新生机、新活力、新能量。
返乡青年站乡村振兴“C位”,在“双向奔赴”中实现共赢。“城归族”奋发有为,成乡村建设“生力军”,“归雁”展翅奋飞,成乡村振兴“领头雁”,日益放大“雁阵效应”,加速乡村振兴进程;随着乡村振兴富有成效地推进,农村条件持续优势、舞台更加广阔,吸引人才的磁性也不断增强。返乡青年在乡村振兴一线找到施展才能的舞台和青春出彩的机会,实现了个人抱负、成就了自己的事业。这是青年成长与乡村振兴的“双向奔赴”,这是青春绽放与时代进步的“双向奔赴”,这是个人梦与中国梦的“双向奔赴”。在“双向奔赴”中相互成就、相得益彰,返乡青年虎虎生威、奋发有为,乡村振兴动能澎湃、步履铿锵。(诗源)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