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评:心有“底气”自从容
红军面对湍急的大渡河,一时找不到桥和船,千钧一发。刘伯承急着向军委领导汇报,毛泽东却若无其事地谈笑风生。越是在紧要关头,越能彰显出“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的从容气魄。党史的精神之光照耀着民族复兴的未来。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抗疫斗争伟大实践再次证明,新中国成立以来所积累的坚实国力,是从容应对惊涛骇浪的深厚底气。
底气,是坚定信仰的精神基石。诚如伟人毛泽东所言:“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由“信仰”武装起来的力量究竟有多强大?无论是娄山关、腊子口、雪山、草地等自然天险,还是国民党反动派以及各路军阀的围追堵截,都无法阻止一支衣衫褴褛、装备落后的队伍胜利前进。精神站立,比“直立行走”更有意义。信仰坚定,再普通的人都能成为“特殊材料做成的人”;信仰坍塌,再坚强的人都会动摇、退缩。坚定信仰的过程,也是精神长征的过程,更是底气、锐气积聚的过程。放眼当下,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相互交织,经济社会发展存在困难和压力自不待言,然而“摧伤虽多意愈厉”,越是在压力面前越要底气十足地坚定信仰,矢志不移地朝前走、向上攀,走过了雪山草地,战胜了围追堵截,也就把“不利”变成了“有利”,创造出了无与伦比的新胜利。
底气,是勇于斗争的力量源泉。斗争是矛盾的产物,斗争是运动的规律,斗争是前进的动力。斗争,存在于困难中,存在于压力中,存在于各种不利的环境中。坚定对一切不利的困难作斗争,就能抓住矛盾的积极面,战胜矛盾的消极面,完成对立统一的新旧转化。破釜沉舟、背水一战、卧薪尝胆,都是因坚决斗争而胜利的典范。当前,在疫情影响下尤其要引起我们注意的是一些思想“杂音”,如果不激浊扬清、坚决斗争,就容易混淆视听,涣散斗志。坚决同那些怀疑、歪曲、错话的思想和行为作斗争,是我们坚定信仰、提升境界、保持奋斗的清醒做法。困难是意志薄弱者的拦路石,同时也是奋勇拼搏者的铺路石,正所谓“风雨如晦,君子有为”。底气充盈正气生,狭路相逢勇者胜,坚定不移地朝着既定目标扎实奋斗,必定能从“山重水复疑无路”中走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新境界。
底气,是共克时艰的有力保证。“今天,中国人民更加自信、自立、自强,极大增强了志气、骨气、底气,在历史进程中积累的强大能量充分爆发出来,焕发出前所未有的历史主动精神、历史创造精神,正在信心百倍书写着新时代中国发展的伟大历史”。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当我们面对突如其来的“黑天鹅”、“灰犀牛”,不仅要涵养不信邪也不怕邪的大无畏精神,同时也要涵养“胜似闲庭信步”的从容气概。唯此才能在险象环生中一往无前地打硬仗、打恶仗,除了胜利别无所求,为了胜利在所不惜。正如长征中的红军依靠“风雨侵衣骨理硬”的顽强意志,最终拼搏出苦难辉煌的丰功伟绩;新时代的党员干部,更应当从容不迫逆行冲锋,脚踏实地凯歌行进,一定能闯过复兴征程上的惊涛骇浪,同时书写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崭新篇章。(方文舟)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