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苏连云港:“把脉问诊” 推动节能增效双赢

2022-06-25 10:49:05

向“双碳”目标迈进,是在新时代新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连云港市钢铁、石化、化工等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吹响了绿色低碳转型升级的号角。              

绿色发展 促进节能增效双赢

走进“国家首批绿色工厂示范企业”江苏新海石化有限公司四期项目的生产现场,高大的塔器直冲云霄,笔直的管线纵横交错,串联起一座石化产业“绿色工厂”。作为用能重点的炼化企业,节能增效是重中之重,企业通过优化资源配置,组织技术攻关,推广节能先进技术,进一步降低各装置生产能源消耗,达到炼化行业重点领域能效标杆水平,仅最新建成的四期项目综合能耗降低约20%,每年可节省能耗成本6000余万元。

“我们高度重视绿色发展,推动产品结构优化,节能减排,实现产业链的现代化和绿色发展之路。我们开发的海湃高效燃油,相比较传统的燃油产品,百公里油耗大幅降低,满足国家京六标准。”江苏新海石化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段少魏介绍说。

“把脉问诊”为产业发展注入绿色动力

作为国家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的先导区徐圩新区正在做着绿色发展的“加减法”,进一步推动节能转型,为企业上门“把脉问诊”,拓宽节能新空间。

在连云港石化产业基地内的盛虹PTA项目,徐圩新区经济发展局成立的节能诊断服务小组,上门对企业沼气回收装置进行成果验收。在这之前,政府对企业进行了节能诊断,通过对企业重点用能设备、能源统计数据、公司能源管理制度流程等进行摸排挖潜,发掘存在节能改造空间的项目,在工艺流程上实现了节能降耗。 

企业技术质量部经理邵建军告诉记者,在节能诊断之前,企业生产产生的沼气直接排放处理,而现在,沼气经过回收利用,在大型生产装置反应过程中产生大量热能,通过余热回收系统转化成高压蒸汽,重新进入下游装置,为后续生产提供能量。

作为国家级绿色工厂,在已经是行业先进水平的装置上进行优化攻关、深入挖潜,是这家企业开展节能降耗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看得见的问题好解决,看不见的问题,就需要“另一双眼睛”来发现。根据企业需求,徐圩新区经济发展局转变服务理念,专门成立节能诊断服务小组,专人专班“一对一”地进驻企业进行现场指导。通过对企业重点用能设备、能源统计数据、公司能源管理制度流程等进行摸排挖潜,发掘存在节能改造空间的项目,并提出节能技改建议。在专业节能建议指导下,盛虹石化相继开展了沼气回收利用、水泵系统节能等一系列技改项目,生产装置每年综合能耗降低了2万吨标煤,节电126万千瓦时,减排二氧化碳5万吨,能耗水平继续保持行业领先的同时,每年节约生产成本近3000万元,取得了良好的节能减排效益。如今,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把节能减排的压力变成转型升级的动力,为产业发展注入绿色动力。


编辑:徐止丽

审核:段潇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