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下午,我市举办标识解析赋能农业数字化转型活动,推进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技术与农产品溯源管理深度融合,加快农业数字化转型,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本次活动由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主办,也是今年全省标识解析应用区县行系列活动之一,全市40余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负责人参加活动。市工信局副局长赵永生表示,数字化转型已不是一道“选择题”,而是一堂“必修课”,我市农业资源丰富,推广标识解析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前景广阔,对加快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实现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天互联、江苏国钥云等技术机构专家来连,围绕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技术在农业领域应用授课辅导,汤沟酒业和三吉利化工两家本地企业分享了应用标识解析技术的经验。会前,专家前往灌南调研了菌菇产业龙头企业。江苏中天互联专家严佳铭介绍,当前农产品监管和溯源存在几个痛点,一是流通方式粗放,品质难以实现精准管控,二是难以区分实际产地,高端产品品牌保护难度大,三是传统营销手段效果差费用高。标识解析体系可以打通农业产业链、供应链和销售链,连接农户、商户和用户,可以为农业产业提供低门槛、轻量化的数字化转型服务。


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技术是我国独立研发、自主可控的技术体系,是工业互联网安全运行的核心基础设施。通过赋予每一个实体和虚拟对象唯一的身份编码,借助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系统,实现跨地域、跨行业、跨企业的信息查询和共享。


我市自2020年启动标识解析体系建设,制定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建设的实施方案》。洋井石化二级节点2021年1月建成上线,通过一年多的运营,洋井石化二级节点打造了石化行业安全生产、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危化品企业管理、燃气管道巡检等行业应用,在全国标识应用创新大赛中进入全省十强,全国七十强。洋井石化相关负责人李沛旺介绍,在制造业和安全行业打造标识解析标杆应用的同时,洋井石化二级节点也在积极推进农产品监管溯源领域应用,已在东海大米、西红柿等两个地理标志性农产品溯源领域取得了突破。截至6月底,洋井石化二级节点累计标识注册8.6亿,累计标识解析9亿,服务企业950家。同时,我市正依托江苏核电建设全国首个核电行业二级节点,不断完善标识解析体系。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