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园艺蔬菜技术指导站专家谈夏季蔬菜生产技术指导意见

2022-07-08 16:14:49

夏季来临,我市气温高、降水多、光照强,台风、暴雨、冰雹等灾害性天气时有发生,而且病虫害发生频繁,对蔬菜生长发育影响较大。那么,我市夏季蔬菜生产管理上要注意抓好哪些环节?今日,市电台《农连天下》节目邀请市园艺蔬菜技术指导站站长尚庆伟走进直播室对此进行了详细解答。

据了解,我市地处南北过渡地带,气候宜农,是蔬菜生产大市。目前我市蔬菜播种面积达127.5万亩,年总产量386万吨。除保障本地市场供应外,还大量外调上海、南京、无锡等省内外大型城市。

12811657251736_.pic_hd.jpg

一是合理安排品种茬口。丰富夏淡季蔬菜市场供应。科学安排种植品种,调整播种时间。针对夏季多灾的气候特点,宜选择适合本地蔬菜栽培抗病耐湿的丝瓜、苦瓜、西瓜、扁豆、豇豆、葱、韭菜、黄瓜、西红柿、茄子、芹菜等品种,以及能耐热的青菜、小白菜、苋菜、结球白菜、花椰菜、甘蓝等品种。

12821657251748_.pic.jpg

二是加强苗期管理。夏菜育苗要选择抗热耐涝品种,推广应用避雨设施,覆盖防虫网、遮阳网等,加强苗期管理,以控为主,促控结合,培育健壮秧苗。宜采用穴盘育苗方式,此种方式具生长整齐、根系保持完整、移植易成活、提早采收等优点,将可缩短田间生育时期.避免长时间在高温多湿的不良环境下生长,将可减少受病虫害侵袭之机会。    

12831657251756_.pic.jpg

三是加强田间管理。采用高畦栽培,避免在连作及排水不良地区种植,以不同科的蔬菜实行轮作,或蔬菜与其它作物轮作之田地种植为佳。

加强肥水管理。夏秋季在蔬菜生产上应用微滴微喷技术,能有效减轻干旱对蔬菜生产的影响,抗灾保菜;能省工、省力、节水、减轻劳动强度;还能增湿、降温,改善田间小气候,调节土壤水、肥、气、热状况,促进蔬菜生长,使夏秋季叶菜的商品性得到较大改善。植物生长期晴天使畦土经常保持适当湿润,雨天畦沟内水分尽快排出,以避免积水过久,引起病害发生。干旱时,田间灌水以半沟为宜;及时追肥,以“少量多次”为原则,追肥可结合灌水进行,要掌握好肥料浓度,防止烧根。露地蔬菜蹲苗阶段主要管理技术是及时中耕少浇水。一般中耕3-4次,由深到浅,由近到远,促根下扎,保持生殖生长与营养生长平衡;这个阶段一般少浇水。蹲苗期约20~25天,蹲苗过后第一水要隔沟轻浇,随水追肥。      

加强通风控温控湿。番茄、黄瓜、茄子等及时整枝,摘除植株中、下部的黄叶、病叶等,以增加通风透光;随时摘除畸形果,减少不必要的养分消耗,以延长采收时间,增加后期产量,提高商品性;应用遮阳网覆盖,控制棚温,雨天还要防止棚内湿度过大而诱发病害发生。

12841657251762_.pic.jpg

四是提倡病虫害绿色综合立体防控。 在田间管理等农业防治的基础上,利用性诱剂、杀虫灯等诱杀成虫、防虫网覆盖以减少成虫产卵机率,利用生物农药、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进行防治。夏季蔬菜的病害中,部分病害是由种子传播.其病原菌可以孢子附着种子,或以菌丝潜伏于种子内,在播种后极易遭受病原菌侵入感染,如十字花科的黑腐病、黑斑病、菌核病;西红柿早疫病、细菌性斑点病等。因此,播种前应先行消毒,即可明显减少这些病害的发生。  

五是要重视风雨灾害的防治。夏日天候变化多,蔬菜生育极易受气候条件所影响,应随时收集气象资料,并及早采取预防措施,可将灾害降低至最轻,以免风雨带来不应有的损失。

12851657251768_.pic.jpg

风雨后的补救措施:及时复耕,损失严重的菜田,考虑重新播种蔬菜,且选择在潮湿土壤条件下发芽良好,且生育日数短的小白菜、油菜等早熟菜种。灾后蔬菜容易发生霜霉病、白粉病或软腐病,应加强防治及时喷用72.2%普力克水剂600倍或69%安克一锰锌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防病害发生。


编辑丨王婷婷

审核丨段潇

来源丨FM90.2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