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汛期应注意饮食安全 避免不良习惯

2022-07-08 18:05:15

目前,我市正处于主汛期,连日来降雨天气较频繁,加之夏季炎热,温度高、湿度大,食品很容易受到蝇虫、细菌的污染。那么港城市民对汛期饮食安全了解多少呢?一起来看看。

自7月1日开始,我市进入主汛期,此时空气湿度大,细菌病毒等微生物容易生长繁殖,极易发生食品浸泡、污染、变质等危害公众健康的食品安全问题。上午,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虽然有的市民对于汛期饮食安全有着一定的了解,但还是有很多市民不太重视。

市民仲女士:我觉得最近多雨,空气湿度比较大,特别像住在低楼层的家庭可能会发生一些比如食物霉变的这类的情况,我觉得吃不完的东西应该要立即放冰箱里,发霉的东西就千万不要再吃了。

市民李女士:我觉得汛期我们不能喝生水,要喝开水。尤其是不能喝那些没有消毒的井水,最好煮沸了喝。

记者从医院消化内科了解到,由于港城正值汛期,同时气温多变,因此消化内科门诊的病例也多了起来,很多病人因为食用了变质等食物而引起了消化道方面的疾病。

市中医院消化内科主任陈允旺:如果出现消化道症状就应该及时处理,同时建议广大群众不要食用变质的食品,食物要烧透烧熟,生熟存放应该分开,少吃冷荤类菜肴,不吃生的动物性食品。特别注意汛期,空气潮湿度大,食物不易保存,尽量不要食用剩饭剩菜,要食用新鲜的食材。

记者了解到,除了避免或减少食源性疾病的发生,注意家庭饮食卫生,消化内科医院也提醒广大市民,夏季人体大量出汗,胃肠道蠕动减弱,消化功能减退,容易出现食欲不振、厌食等,市民要注意科学饮食,荤素搭配、蔬果兼顾,避免不良习惯。此外,要关注身体健康状况,如有不适需及时就医。

市中医院消化内科主任 陈允旺:一旦发生因进食食物引起的不适,如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等症状,患者应该尽快地到医院就诊,同时在就诊前可以采取简易的方法进行自救,如服用藿香正气水、黄连素或者十滴水等家庭常备药物以改善症状,同时最好保留可进食的可疑食物,以备检查。


编辑丨王婷婷

审核丨段潇

来源丨在你身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