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波骗局来袭 老年人需格外留心
最近一段时间,有些不法分子打着 “服务老人”“关爱老人” 的旗号招摇撞骗,使一些老年人遭受了财产损失,那么,老年朋友到底该如何做,才能避免落入养老诈骗的陷阱呢?
去年下半年到今年5月,有一伙不法分子先后来到我市海州区、灌云县等地,在老年人经常聚集的公园、菜场等场所,通过扮演讲师,分发传单的方式推销一款净水机。据说长期饮用其净化的水能治疗慢性病,而且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可以免费领取。然而,当许多老年人免费领取了以后,对方却表示滤芯得花钱。最终,被成功忽悠的老人满怀希望地高价购买了滤芯。可是,净水器安装不久,便出现了漏水、净化不彻底等故障。拨打厂家售后电话,发现竟然是空号,这时才恍然大悟,发现自己被骗了。记者从市反诈中心了解到,类似的“养生保健”骗局,在今年上半年呈现高发的态势,不法分子往往瞄准老年人渴望健康的心理,推荐各种三无产品,打着祛病强身、偏方有奇效等幌子,夸大所谓“保健品”的功效,对老年人实施诈骗。
市公安局刑警支队反诈骗合成作战中心民警 耿东:老年人注重保健养生,是最容易被诈骗的群体。落入陷阱的三个关键点:一是受“免费体验”“免费旅游”诱惑;二是被诈骗分子嘘寒问暖的“感情牌”打动;三是被冒牌专家“洗脑”,轻信了保健品被夸大的功效。
还有一种常见的骗局是“养老服务”骗局。首先,骗子会在广场、小区等老人聚集地给老人灌输投资概念;然后,通过讲座、赠送小礼品等方式拉近与老人之间的关系,以博取老人的信任;最后,不法分子称有个“养老服务”的项目,投资一定金额,不仅可以享受利息,还能享受医疗保健、照顾陪护等养老服务。
市公安局刑警支队反诈骗合成作战中心民警 耿东:对于老年人而言,这种方式表面看起来解决了投资理财和养老服务需求的问题。但所谓的“养老服务”实际上是虚无缥缈的,骗子完美利用老年人喜欢“占小便宜”的心理,在取得老年人的信任后,卷款跑路,空手套白狼。
除此之外,今年上半年高发的骗局还有“以房养老”骗局, “养老银行”骗局等等,究其原因,都是不法分子充分利用了老年人爱占小便宜、防范意识不强的特点。对此,反诈民警提醒广大市民,不要轻信有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和天上掉馅饼的“免费午餐”。如果患有疾病,要主动到医院就医,及时把握治疗良机。遇到拿不定主意的事情不要急于决策,多听取亲友意见。对亲属子女来说,则要与家庭中老年人进行更多的交流,对他们给予更多关爱。如果不慎遭遇到了诈骗,应第一时间报警求助。
编辑丨徐止丽
审核丨段潇
来源丨《港城365》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