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农业农村局植保专家谈水稻中后期重大病虫防控指导意见
入夏以来,我市气候条件适宜,以纹枯病、稻瘟病、“两迁”害虫和二化螟等为主的水稻中后期主要病虫发生早,扩展快,发生普遍。近期我市过程性降水较多,高温高湿的气候条件仍将持续一段时间,水稻中后期病虫发生形势不容乐观。预计总体将中等偏重发生,部分病虫在部分地区暴发为害风险高,发生程度将重于上年。
为给广大农户提供技术指导,今天上午市电台新农村频率邀请市农业农村局植保站站长、农技推广研究员杜永走进直播室,就水稻中后期重大病虫防控指导意见与广大听众进行了交流。
市农业农村局植保站站长、农技推广研究员杜永
防治意见
针对当前我市水稻病虫发生情况和未来发生趋势,我市水稻中后期病虫防治重点是纹枯病、稻瘟病、稻曲病和“两迁”害虫,兼治其它病虫。
1、防控策略。践行“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科学植保、法制植保”理念,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以“绿色防控示范区建设”和“科学用药进万家行动”为抓手,强化预警监测和防治技术指导,准确预报、及时发布,协调应用农业、物理、生物和化学防治措施,大力推进专业化统防统治,提高技术到位率,有效控制病虫危害损失,为水稻丰产丰收、稳产保供打下坚实基础。
2、防治安排。重点打好三次防治总体战,第一次在7月底至8月上旬,主治纹枯病和“两迁”害虫,兼治二化螟,挑治稻叶瘟;第二次在8月下旬至9月上旬,结合水稻破口抽穗,主治穗颈瘟、稻曲病、纹枯病和“两迁”害虫;第三次在9月中旬水稻穗期,主治穗颈瘟、纹枯病和“两迁”害虫。白叶枯病等细菌性病害重发地区要单独开展针对性用药。水稻生长后期,要重点关注褐飞虱发生情况,因地制宜及时组织好防治工作,确保控制危害。
3、防治要求。在准确测报的基础上,适期开展防治,根据不同的防治对象,正确选用药剂;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科学选择、交替使用,放大减量控害效应;要选用合适的施药器械和正确的施药方法,保证施药质量和效果。若用药后3小时内遇雨,要做好补治工作。同时,要强化安全用药意识,落实防护措施,避免中毒中暑事故发生。
4、强化服务指导。要大力引导各类植保专业化服务组织投入到病虫防治中,切实提高绿色防控及统防统治的覆盖率和防控效果。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平台,加强舆论造势和气氛渲染,全面营造病虫防控的浓厚氛围,提高防治行动的广度和深度。要组织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基层一线,切实帮助农户解决病虫防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编辑丨王婷婷
审核丨段潇
来源丨FM90.2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