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平安海州 幸福港城丨李守凯:架起“连心桥” 当好“减压阀”

2022-09-15 18:10:17



信访工作是我们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纽带。李守凯,连云港市海州区信访局党组成员、区人民来访接待中心主任。从事信访工作8年来,他把困难群众当亲人,用真情换真心,用行动解难题,带头攻坚克难,参与化解各类信访积案难案百余件。真正成了群众的知心人、暖心人、解忧人。今天的《平安海州 幸福港城》专栏就让我们走近李守凯,来听听他的感人故事。


李守凯:马上到中秋节了是不是啊,代表局里面过来看看,一点心意,第一别嫌少。


徐女士:来就是心意,感谢。


李守凯:第二呢,马上过节了,家里面和和气气的。以后有什么困难呢,你找局里也好,找我也行,找我肯定是最好的。




一大早,李守凯就来到了市民徐女士家。六年前,徐女士因为民间借贷纠纷起诉到法院,因法院执行不到位,借贷问题一直未得到妥善解决。了解到她的情况后,李守凯多次到徐女士家走访,同时会同区委政法委、区检察院、区法院等单位,多次专题会办,终于在今年使徐女士的问题得到了妥善解决。


徐女士:我们家这个案子他一直就很关心,前前后后跑,跟一些单位对接,在这些年我们家事情处理很圆满,感谢李主任,海州所有信访局的领导。



告别徐女士后,李守凯又赶到了朐阳街道社会矛盾调处中心接待群众投诉。这时,孔望尚府小区居民张女士,前来反映小区安全问题。


李守凯:到这边来是想反映什么事情的?


张女士:就是孔望尚府楼道里的消防器材过期了,那个表都没有压力了,有安全隐患。


李守凯:这事情肯定不是你们一家,肯定整个小区都存在吧。


张女士:是的,上个礼拜反映给物业了。


对于信访工作来说,街道、乡镇这种基层的接待机构,信访量往往非常大,然而在遇到相对复杂的矛盾纠纷时,街道和乡镇处理起来就显得有些吃力,这时就需要“提级办理”,由区级信访机构来对接相关职能部门,化解矛盾。



连云港市海州区信访局党组成员 区人民来访接待中心主任 李守凯:像张女士这个问题是灭火器问题,反映到物业,属于区住建局管辖范围嘛。我们出面去协调区住建局,你们去督促物业公司去整改,效率的话肯定比他们街道要高很多。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从事信访工作8年来,李守凯走街窜巷,访民情解民困,做信访群众代言人,足迹遍布海州区的“犄角旮旯”。 在他的带领和努力下,海州区人民来访接待中心创成首批省级“人民满意窗口”。为能更加有效地及时就地化解矛盾隐患,李守凯还牵头创设了海州区信访人关爱协会。协会历经3年发展,分会已遍布全区18个乡镇,并与社区网格深度融合,助力政府妥善化解各类矛盾纠纷达300余件。熟悉信访工作的人都知道,这份工作难有鲜花和掌声,有的只是群众寻求帮助的渴望,对政策不解的疑惑,甚至是无理指责与谩骂。



连云港市海州区信访局党组成员 区人民来访接待中心主任 李守凯:对于这些群众,我们既要有热心和耐心,更要有我们作为共产党员和信访干部的初心。因为信访干部坚守的是党和政府的形象,坚守的是为民解难、为党分忧的职责使命。


李守凯常对同事们说,要想全面了解信访事项来龙去脉,坐在大厅接访远远不够,还要听取责任单位意见,最重要的是必须深入一线,密切联系人民群众,只要跟群众打成一片,一些问题解决起来也就没那么难了。


8年来,李守凯每月平均实地走访群众不低于10次,现场化解各类矛盾纠纷不低于10起,参与会办各类疑难案件60余件次。他先后荣获省市区各类荣誉20余项,2022年还获评全省信访系统先进工作者。李守凯,用双脚丈量着民情,实打实、心碰心地为百姓解开心结,用党性、公正和温情守护着民心。


编辑丨方婧瑄

审核丨段潇

来源丨新闻频道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