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尔茨海默病日:让我们共同守护爱的记忆

2022-09-21 17:26:59

今天是第29个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今年的主题为“知己知彼 早防早智 携手向未来”,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阿尔茨海默病,从而让身边更多的老人能够得到幸福的晚年。

有关统计报告显示,平均每3秒,世界上就会新增1名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目前,我国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约有1000万人,是世界上患者人数最多的国家。阿尔茨海默病就像患者脑海中的“橡皮擦”,会渐渐擦去他们人生的记忆。去年发布的《中国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诊疗现状调研报告》显示,近六成患者在出现症状后才首次就诊,但如果能识别患者早期的一些身体表现,尽早就医,对疾病治疗会更有帮助,等到这种疾病发展到中期时,患者改善起来将更加困难。

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于善花:阿尔茨海默病初期患者可能只会有一些记忆力的轻度受损,不会影响日常生活,到了晚期,患者与外界没有任何沟通交流的,终日卧床,多死于多种并发症。为了将该病死亡风险降到最低,在患者轻度认知损害阶段就应进行相应干预。

医生介绍说,轻度认知损害阶段的患者每年约有10%-15%的概率转化为阿尔茨海默病,这也是重要的可接受早期干预的时期,如果能够在轻度认知损害阶段进行干预,就有可能减少或防止患者脑细胞的进一步损伤,从而避免发展为阿尔茨海默病。因此,在早期抓住“蛛丝马迹”,提高警惕,尽早做出防护,是预防阿尔茨海默症的重要手段。

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于善花:如果发现家里长辈近来记性大不如前,表现在吸收新知识和信息的速度下降,建议到医院做个详细检查。一般我们先给患者做神经心理学检查,全面考察患者记忆、人格、行为的改变;我们通过以下5个方面来综合考察患者是否符合阿尔茨海默病的诊断标准,包括:学习和记忆能力、语言能力、推理判断能力、处理复杂事务能力、视觉空间功能。另外,CT、核磁共振、随访等辅助检查手段都可以帮助确诊。

医生说,每个患者,虽然他最终表现出来的症状行为是一样的,但是他发病的经历、人生经历、文化程度、家庭环境不一样,所以要针对他的具体情况来制定治疗方案。阿尔茨海默症的防护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参与,需要所有人共同努力,才能让身边更多的老人拥有一个健康、幸福的晚年。



编辑丨王婷婷

审核丨段潇

来源丨《港城365》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