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庆假期 老年人收好这份防诈骗指南

2022-10-07 14:02:00


近年来,随着“空巢”老人的不断增多,老年人心理孤独及情感需求等问题日益凸显,多数老年人消息闭塞,对接触到的新鲜事物了解较少,防范意识较弱。而这个时候,不法分子就趁虚而入,稍不留神,很多老年朋友就会落入他们精心编织的陷阱中。那么,老年朋友如何防范诈骗呢?



对于广大的中老年人而言,不法分子的诈骗类型基本上有迹可循,大致可以分为保健品骗局,冒充公检法骗局,黄昏恋骗局,理财投资骗局,消费养老骗局,中奖退税骗局,神医假药骗局等等。其中目前发案率最高的是以房养老、套路贷款等“赚收益”骗局。不法分子推出“以房养老”项目,忽悠老年人抵押房产贷款,同时打着高利息、高回报的名义谎称进行集资、参股等投资理财活动,让老年人将贷到的钱,用于购买“高收益”的“理财项目”。



市公安局刑警支队反诈骗合成作战中心民警 耿东:前期老人还能获得收益,每个月有数千元甚至数万元,让人慢慢放松警惕,还过了一段时间,骗子就会以各种理由,比如投资被冻结,国家政策调整等等,不予以兑现,最后直接卷钱跑路,房子也被强制过户,老人钱房两空。



第二种高发的是黄昏恋骗局。目前,短视频逐渐成为中老年人最主要的手机娱乐方式。而短视频里的主播们对老年人嘘寒问暖、关怀备至,让一些老年粉丝相信,自己在短视频平台遇到了“爱情”,而事实上,这压根就是一个“甜蜜”的陷阱。


市公安局刑警支队反诈骗合成作战中心民警 耿东:实际上,这些所谓的网络黄昏恋根本不存在,网络主播只是一个幌子,底下是一个不法分子的诈骗产业链,由网络主播发布短视频吸引老年网友,然后私人订制骗局引你入套。你以为遇到了真爱,但实际上对方只是一个个诈骗客服人员,根本不是什么美女,大部分都是抠脚大汉。



反诈民警提醒广大老年朋友,要戒除贪婪心理,加固心理防线,不贪图小利,不相信一夜暴富。遇事保持冷静,多调查、多思考,对陌生人不轻信、不盲从,个人信息要保密。遇事不急于决策,不固执己见,多征求亲友意见,常与亲友沟通和交流,如果实在拿不准也可以拨打110寻求帮助。



编辑丨徐止丽

审核丨段潇

来源丨港城365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