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农业农村部门发布防范应对寒潮天气 保障农业生产安全的紧急通知

2022-11-29 17:02:30

为应对寒潮天气,切实保障农业生产安全,近日,市农业农村局发布《关于防范应对寒潮天气 保障农业生产安全的紧急通知》,要求各地要深刻认识保障农业生产安全、抓好蔬菜等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对稳定经济社会发展、做好当前疫情防控的重要意义,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进一步强化宣传发动,迅速将预警信息通知到基层一线和生产主体,切实落实好防范寒潮天气各项应对措施,保生产、保供应、保安全,努力减轻灾害损失。



根据气象部门分析预测,一股超强冷空气正在西伯利亚堆积并逐步南下,预计从28日傍晚前后开始影响我市。冷空气影响后气温骤降,48小时最低气温降幅可达16~18℃,30日和12月1日最低气温-4~-6℃,28到29日阴有小雨。受冷空气影响,28日夜里到30日白天海陆风力显著增强,将出现陆上5~6级阵风7~8级、近海海面8~9级阵风10~11级偏北风,风力最强时段出现在29日白天到夜里。此次寒潮不仅影响范围广、降温剧烈、风力大,还将伴有降雨天气,将对刚出苗的小麦、设施蔬菜瓜果等在田作物造成较大影响。


《通知》要求,各地要突击抢收扫尾,注意迟播应变。当前我市水稻收割、小麦播种已临近尾声,截止11月25日,全市已收水稻302.11万亩,占比98.02%,已播夏粮369.22万亩,占比98.66%。对尚未完成水稻收割的地区农业农村部门要实行挂牌督办,全力组织抢收,抢在28日寒潮来临前结束水稻收割。对尚未播种的稻茬麦,要突击抢种,晚播小麦主要依靠主茎成穗,即“独秆”栽培,应考虑低温条件下出苗率大幅下降的因素,增加播量,确保基本苗增加到 35 万左右,实现以“密”补“晚”。要提高秸秆还田和整地播种质量,以“好”补“晚”。要坚持适墒播种,防止烂耕烂种,确保播种质量。



《通知》强调,各地要狠抓小麦田间管理,培育壮苗越冬。对已经播种出苗的小麦,要加强田管,落实防灾减灾措施,预防冻害发生,提高壮苗比例,确保壮苗带蘖越冬,为明年夏熟丰收打好基础。一是查苗补缺,匀密补稀。及时踏田查看出苗情况,对出苗不匀、缺苗断垄的田块,及时疏密补稀。对缺苗断垄严重的田块,要补足补全,确保高产所需的基本苗数。二是适时镇压,防冻促发。对秸秆还田量大、表土层煊松的田块,可依据田间墒情,抢抓冬前镇压。要遵循“干压湿不压、暖压冻不压”的原则,确保根土密接,提高保墒防冻能力。三是对秋播未进行“封闭”化除或效果不理想的田块,要指导农户在寒潮低温来临前停止化除,特别要避免使用低温敏感性除草剂,防止发生低温冻药害。四是疏浚沟系,降渍防涝。对尚未开沟的田块,抢开三沟,保障沟系深度,并确保三沟连通,提高沟系质量;对已开沟的田块,应及时对内外三沟进行清理疏通,雨雪过后及时排水降渍。五是追施肥料,促进生长。寒潮过后及时查看苗情,加强肥水管理,对发生冻害的田块、偏弱田块要适当加大施肥量,促进恢复生长,促进弱苗转化,确保实现足穗。


《通知》还要求,各地要全力保障蔬菜生产,稳定市场供应。本次寒潮极端低温将至-6℃,对露地果蔬和设施农业生产影响大,各级农业农村部门要组织专家和农技人员深入蔬菜重点产区、重要生产主体,加强工作指导和技术服务,落细落实防灾减灾关键措施。设施蔬菜生产要提前紧闭通风口,白天尽量增加透光时间,提高棚内蓄热。夜间加盖覆盖物,加强保温,并积极创造条件,在低温期间做好人工辅助加温。露地蔬菜要及时排涝降渍,合理调控肥水,提前保墒。要加强保温被、补光灯等防冻保温增光物资装备储备,督促指导种植户维修加固温室大棚,加强病虫害监测与防控,适当叶面喷施全营养叶面肥、植物源生长调节剂等,提高植株抗逆性,对成熟蔬菜及时采收上市,减轻灾害影响。密切监测蔬菜等重要农产品生产供应情况和价格走势,积极对接商务、发改、交通、供销等部门,制定预案,提前研判,防范化解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巩固拓展产销渠道,避免发生菜贱伤农、滞销伤农等情况。


编辑丨方婧瑄

审核丨段潇

来源丨FM90.2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