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健康连云港》科普主题:个人如何防范艾滋病的传播?

2022-12-01 17:21:26

艾滋病被发现至今已有40年,从开始的无药可治,到“鸡尾酒疗法”,艾滋病已经进入可防可控的慢性病管理时代。每年的12月1日是“世界艾滋病日”, 我国今年艾滋病日主题是“共抗艾滋,共享健康”,促进艾滋病防治教育“进社区、进企业、进医院、进校园、进家庭”,强调每个人参与进来,全社会共建共治共享。希望大家以后多关注艾滋病,多关心艾滋病患者。

近期,《健康连云港》栏目为大家邀请到连云港市第四人民医院感染性疾病科主任顾青青,走进直播间,为大家开展主题为“个人如何防范艾滋病的传播?”的公益讲座。(记者进行了梳理)


嘉宾简介:

专家简介:顾青青,连云港市第四人民医院感染性疾病科主任,副主任医师,江苏省医学会肝病学分会青年委员会委员、江苏省预防医学会艾滋病综合防治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苏省卫生健康委第二届“江苏好医生”先进典型、江苏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做出重大贡献记功奖励、连云港市“花果山·科教强医工程”青年医学人才等。

一直从事传染病防治工作,具有丰富的传染病诊治经验,尤其擅长艾滋病、乙肝、丙肝、梅毒等传染病的诊断和治疗。

1、我们今天就聊聊艾滋病传播途径、性病感染和艾滋病感染有什么关系、如何避免艾滋病毒感染、使用暴露后阻断药注意什么、外表健康是否为判断感染艾滋病依据、国家针对艾滋病病毒携带者和艾滋病患者有哪些政策等问题。那么蚊虫叮咬会感染艾滋病病毒吗?

答:我们在门诊也经常遇到前来咨询“手上有一个已经结痂的伤口,不小心摸到了不明液体,红色的,怀疑是血液,会不会传播艾滋病?屁股上有一颗大痘痘,刚刚抓破了,骑共享单车的时候,又被不明液体浸湿了,会不会传播艾滋病呢?去公共泳池游泳的时候,遇到一个人受伤了,血都滴到了泳池里,会不会传播艾滋病?”对于艾滋病毒来说,发生感染需要满足特定条件,否则虽有理论上的感染风险,但实际风险极低。艾滋病毒体外存活的自然条件苛刻,即便体外有少量有活性的病毒,也很难同时满足艾滋病毒感染所需的条件。所以,日常生活中的接触,如握手、接吻、共用卫生间等,不会感染艾滋病毒,没有必要恐慌。

2、我们都知道艾滋病又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其病原体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它能攻击人体免疫系统的病毒。 它把人体免疫系统中最重要的CD4T淋巴细胞作为主要攻击目标,大量破坏该细胞,使人体丧失免疫功能。那么对于艾滋病毒来说,发生感染需要满足什么样的特定条件呢?

答:艾滋病毒感染需要满足三个条件,一是合适的体液环境:在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和母乳等体液中,艾滋病毒可以保持良好的活性。而胃液、唾液、汗水和眼泪等,它们要么含有抑制艾滋病毒的酶,要么具有不利于艾滋病毒存活的pH值环境,艾滋病毒在这些体液中很难存活,也不会发生传播和感染。二是足够数量的病毒:有适宜的体液环境,如果没有足够数量的病毒,也不会发生艾滋病毒感染。如蚊虫叮咬不会传播艾滋病,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足够数量的病毒。三是适宜的传播途径:艾滋病毒需要通过破损的皮肤黏膜进入人体,并能够到达体内靶细胞的位置。当前已知艾滋病毒传播的主要途径为性传播、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性传播中,病毒通过阴道或肛门的组织损伤部位进入人体。血液传播中,共用针具是主要的传播途径。母婴传播中,病毒可以通过胎盘传播给胎儿,婴儿出生后母乳喂养也会导致艾滋病毒的垂直传播。

3、大家都知道,性传播是艾滋病的主要传播方式,早发现早治疗可以帮助HIV感染者接受更好的治疗,同时也可以避免将病毒传播给其他人,那么发生高风险性行为后,如何才能避免被感染?

答:在发生高风险性行为后应第一时间至医院就诊,经过专业医务人员对感染风险进行评估后,首先需要评估暴露源,低风险的暴露源包括唾液、汗液,这些体液中虽然含有极微量艾滋病毒,但病毒的绝对数量并不足以感染他人;高风险的暴露源包括血液、精液(包括前列腺液)、阴道分泌物。此外还包括性伴人数、性伴的感染阶段、生殖器部位的损害程度、是否有性病、性交方式、有无保护措施等。经评估对于具有潜在HIV感染风险的人员应在暴露后尽快开始预防性治疗。暴露后预防,最好不要超过72小时。一般认为,暴露后72小时内开始服药,效果良好,且越早开始服药,效果越好。千万记住“黄金72小时”。

4、那暴露后预防能有效预防艾滋病吗?

答:研究表明,暴露后72小时内进行口服抗病毒治疗药物的预防措施,可以大大降低HIV感染风险。但是需注意:1.按医生指导的方法定时按时服药,坚持连续服用28天;2.如果漏服,应立即按照原剂量补服,不要增加药量;3.在服药前后都需要咨询医生,进行检测;4.如果服药的副作用困扰着你的生活,请联系医生;暴露后预防不能100%预防感染HIV,且抗病毒药物也都有一定的副作用,因此暴露后预防仅适用于不是反复暴露的情况,若存在反复暴露的情况,可以考虑服用暴露前预防用药。

5、刚刚听顾主任提到暴露后预防可以大大降低艾滋病感染风险,但是若存在反复暴露的情况,可以考虑服用暴露前预防用药。那什么是暴露前预防?

答:顾名思义,暴露前预防是指当人面临HIV感染高风险时,通过服用药物以降低被感染概率的生物学预防方法。特别说明的是:使用暴露前预防不代表就可以放弃安全套的使用,因为暴露前预防药物不能预防其他性传播疾病(如梅毒、淋病、衣原体等)且无法避孕。

6、那么具体的暴露前预防使用要符合什么样的条件呢?

答:简单来讲,暴露前预防需要注意4点。1.适合人群:处于HIV高暴露风险的人员如在过去6个月中发生过无保护措施的男男同性性行为或异性性行为 ;注射过违禁药品并且有过共用针具的情况等。2.用药方法。一是每日服药:二是按需服药,因每个人情形不同具体要以医师指导为准。3.定期随访和检测。建议每次随访进行HBV感染指标和梅毒血清学检测。每年检测1次HCV抗体。4.注意事项。必须进行基线检查、规范随访和行为评估。研究表明,坚持每日服药或每周至少服用4次,其预防通过性传播感染风险的有效率高达99%以上。  

7、通过顾主任介绍我们可以通过暴露前预防和暴露后预防降低艾滋病毒感染的机会,除此之外还有其他避免HIV感染的方法吗?

答:尽量每次使用安全套,最好是每次发生性行为的时候都要全程使用。即使你在采用暴露前预防和暴露后预防,每次性行为也应该尽可能的使用安全套,只有安全套可以预防其它性病感染。

8、如何判断感染艾滋病呢?是不是外表健康就排除艾滋病呢?

答:现在还不能通过外表判断一个人是否感染艾滋病,唯一的手段是接受艾滋病检测。从感染病毒到出现艾滋病相关症状,通常需要数年的时间,这段时间为艾滋病的无症状期(潜伏期)。在这段时期内,感染者外表与健康人一样,可以没有任何症状地生活和工作许多年,但具有传染性。感染者自己也可能根本不了解自身的感染状态。目前,我国约有30%左右的感染者和患者不知晓自身感染状况,会造成病毒在不知情感染状况的情况下传播。

9、那感染艾滋病毒会表现出哪些症状,一些观众朋友关注的全身痒、出红点红斑、嘴唇白点、黑斑、长痘、水样大便等症状或体征,是不是判断是否感染艾滋病的依据?

答:初始感染艾滋病毒到终末期是一个较为漫长复杂的过程,在病程的不同阶段,与HIV相关的临床表现也是多种多样的。根据感染后的临床表现,HIV感染的全过程可分急性期、无症状期和艾滋病期3个期。一、急性期:通常发生感染HIV的6个月内。临床表现以发热最为常见,可伴有咽痛、盗汗、恶心、呕吐、腹泻、皮疹、关节疼痛、淋巴结肿大及神经系统症状。大多数患者临床症状轻微。二、无症状期持续时间一般为4~8年。可出现淋巴结肿大等症状或体征。三、艾滋病期:为感染HIV后的终末阶段。患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多<200个/μl。此期主要临床表现为HIV相关症状、体征及各种机会性感染和肿瘤。

如果有相关的健康顾虑,建议立即到当地疾控中心、定点医院等就诊。

10、若大家有艾滋病感染高风险的行为,且出现身体不适,建议至正规医疗机构就诊。顾主任,如果医院检测HIV抗体阳性,是不是就确诊艾滋病?有没有假阳性可能性?

答:如果遇到艾滋病抗体阳性检测结果,首先你要尽量保持冷静,平复好心情,立即到疾控中心或艾滋病定点医院做进一步确认试验,如果疾控中心经复核确诊为艾滋病,疾控中心会出具艾滋病的确诊报告,尽快至定点医院就诊评估,尽快启动抗病毒治疗。连云港地区我们医院是全市唯一艾滋病定点医院。1996年,美籍华裔科学家何大一提出“鸡尾酒疗法”,通过三种或三种以上的抗病毒药物联合使用治疗艾滋病,为全球HIV感染者带来生的希望,随着整合酶抑制剂发现及应用,艾滋病已经进入可防可控的慢性病管理时代了。当然,如果复核结果阴性,也不能掉以轻心,建议随访3个月到6个月。

11、自1996年提出“鸡尾酒疗法”,为全球HIV感染者带来生的希望,随着数十年、无数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艾滋病已经进入可防可控的慢性病管理时代了,感染艾滋病不再意味着人生终结!

答:是的,目前艾滋病虽没有彻底治愈的方法,但是可以通过抗病毒治疗控制病情发展,重要的是早检测,早发现早治疗,延长生命,提高生活质量。近年来也关注到艾滋病患者的心理问题,新发携带者容易陷入不良心理状态。严重者,可能会出现心理危机:想要自杀甚至将其付诸行动。我们也通过心理健康筛查疏导、健康生活方式指导、提供生育指导等,帮助融入社会。

12、我国自2003年开始便陆续出台了多项针对HIV携带者和艾滋病患者的政策文件,顾主任能否给我们讲解一下有哪些政策要点

答:目前国家对这方面的政策有两大要点:一是为HIV携带者提供免费抗病毒药物,我们国家自2003年开始全面启动艾滋病免费治疗,随着医保政策支持及全国艾防人员的共同努力,2017年抗病毒药物进入医保,正式实现免费+自费+医保的“三驾马车”,为艾滋病患者保驾护航;二是要加强对携带者和患者的情感关怀。“四免一关怀”是当前我国艾滋病防治最有力的政策措施之一。

《健康连云港》栏目播出平台:

连云港FM90.2  

连云港手机台

播出时间:每周二17:30-17:55



编辑丨王婷婷

审核丨段潇

来源丨FM90.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