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消协发布消费提示:新能源车冬季使用需注意
随着冬季低温季节到来,续航缩短、充电慢等影响新能源电动汽车驾乘体验和消费者满意度的问题更为突出。近日,中消协发布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使用消费提示,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
日前,为拓展消费者对于新能源电动汽车使用认知,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减少或避免消费纠纷,中国消费者协会向广大新能源电动汽车车主发布了相关提示。
连云港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投诉部主任单晓生:建议消费者要提前了解和咨询所居住小区是否支持安装私人充电桩,或自行查阅居住地、办公地周边公共充电桩配套建设情况,能否满足日常通勤、生活出行需要。对于经常发生消费纠纷、售后服务不到位、车辆零配件易损坏、频繁出现故障甚至造成严重事故的新能源电动汽车品牌,要谨慎选择。
中消协提醒消费者,遇雨雪天气,充电前要确保充电枪头与车辆充电口的干净、干燥,室内充电时要注意保持环境的通风,户外充电时留意不要让雨水或雪水流入充电口,以免引起充电接口内部短路,影响电池使用寿命。冬季气温降低,车辆轮胎会变硬、变脆,建议车主定期检查胎压,避免因胎压过高或过低影响驾乘体验,排除安全隐患。结合续航模式和出行距离,车主要合理调配车辆驾车模式和空调通风换气模式,谨防电量消耗过快,出现车辆“趴窝”现象,影响出行体验。
连云港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投诉部主任单晓生:如果自行选购新能源电动汽车便携式充电枪,要注意查看产品是否经过第三方专业机构的检测认证,确认产品整机执行的是否是现行标准,看标识和说明是否包括制造商信息、设备信息、额定输出电压电流、输入电源性质、使用环境等内容,同时关注安全保护功能和质保服务,选择质量过硬的充电枪产品。
中消协提醒,车主在出行前,启动新能源电动汽车后要让电路和电池组预热1至2分钟,使电池组达到更适宜的工作条件,有利于延长电池寿命和续航功能。在冬季低温条件下,电池充放电效率降低,新能源电动汽车的充电或者停放要尽量选择温度相对适宜的环境,例如室内停车场或阳光充足的室外停车场,以提升电池活性、减少续航损失、提高充电效率。要养成“浅充浅放”的充电习惯,尽量不把电池电量耗尽再充电,做到随用随充、及时充电。除非遇到特殊或紧急情况,尽量避免急加速、急转弯、急刹车等操作,既保障出行安全,也节省车辆功耗。此外,新能源电动汽车长期闲置时,要适当补电后再妥善停放,定期通电运转,避免电池静置过久处于亏电状态,不利于电池健康。
编辑丨王婷婷
审核丨段潇
来源丨《港城365》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