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稀老人朱士龙:手抄四大名著 十年抄写300余万字
书法被誉为“无言的诗,无行的舞;无图的画,无声的乐”。住在板浦镇德芳社区的朱士龙正是一名书法爱好者。他退休之后花了10余年的时间,用毛笔抄写四大名著,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朱士龙的家,看看朱士龙的笔下乾坤。
记者来到朱士龙的家中,一阵墨香扑面而来,朱士龙的家中陈置简单,一如朱士龙本人低调谦和。朱士龙今年75岁,退休后就在这一方小世界中与笔墨纸砚为伴,书写自己怡然自乐的时光。一张桌子,书、纸、笔、墨摆放整齐,戴着老花镜的朱士龙正坐在桌后认真地抄写《西游记》。
朱士龙家的桌上一叠叠整齐的纸张,随便翻开任何一页,都是字迹工整,版面整洁。说到为什么要开始抄书,朱士龙说是受到了好友姚祥麟和骆公辅的启发,于是朱士龙萌生了为子孙后代和社会留点精神财富的想法。朱士龙的好友姚祥麟是板浦著名的作家,出版了《板浦春秋》、《松石斋文选》等作品。骆公辅则是板浦高级中学的一名退休教师,他热爱书法,退休后依然发挥余热,经常给村里的留守儿童上书法课。于是,从2012年开始,朱士龙开始抄写《镜花缘》。
因为从小对文字的喜爱,有时间,朱士龙就无师自通地练起了书法。虽然家里条件并不富裕,但是朱士龙也依旧坚持。
由于朱士龙一直致力于公益事业,于是近几年他每天早上起床后便来到李汝珍纪念馆清扫路面,扫完地后,朱士龙便回到家中戴上那跟随已久的老花镜,取出A3纸,拿出笔磨好墨,就开始进行抄写,每天坚持写满1500字。抄完《镜花缘》后,朱士龙又开始抄写了四大名著。每天上午他抄写完毕后,简单的吃些午饭,下午就跟随朋友在附近游玩,或者拿上笛子到李汝珍纪念馆里练习笛子。
通过长年累月的练字,朱士龙的心境愈发平和旷达,书法也成了他永驻青春的“秘诀”。退休生活,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活法,找到自己的爱好并享受其中,不失为一种境界。正如书法之于朱士龙来说,是他在纸张与浓墨之间晕染出的一片丰富的精神世界,使他乐在其中。10年的时间,朱士龙从不间断的抄写,用掉了上百支毛笔、数千张A3纸。他希望自己能在有生之年能完成手抄四大名著的心愿,并把中国传统文化和板浦的文化一直传承下去。
编辑丨王婷婷
审核丨段潇
来源丨在你身边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