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州文旅之声》| 第十三期

2023-02-07 21:41:41






走遍海州  是身体的旅行

访遍老友  是心灵的探寻

枕山襟海  品味文化

与文化相伴  美好触手可及

——《海州文旅之声》




人生当中的头等大事是什么?相信很多人会首选这个答案:结婚。中国地域广阔,每个地区都有自古流传下来的诸多特色鲜明的结婚风俗。随着时代的发展,结婚风俗不断地进步和演化,但不管怎么演化、怎么融合,这些风俗都体现了人们对于新人的祝福,对于未来的期待。

图片



人文养心——细说海州民俗

图片
布新房

崔月明
















新房,是指结婚用的喜房,也叫“新娘房”。过去,青年人结婚,大多由双方家长商定,选择一个吉日,俗称“喜日子”。喜日子定好之后,就开始筹备布置新房了。除了女婿“倒站门”之外,新房一般都由男方家准备。

海州民间布置新房是很讲究的,一定要请“全面人”帮忙,即上有父母、下有儿女、自身兄弟姊妹齐全的人。以前的新房不像现在都是几室几厅,能有一间房子就很不错了。新房一定要选在上首,即堂屋的东房。布置新房第一步先将房子打扫干净,用石灰把墙壁粉刷一遍,然后吊顶棚,也叫吊“福棚子”。因为以前的房屋都是起脊的,里面是柴笆顶,柴笆一方面不好看,另一方面也会往下掉土,新房吊顶棚就可以解决这两个方面的问题了。吊顶一般用芦柴或竹篾,有条件的人家用木头,沿着檐口做一个整体框架,糊上一层白纸。四个边角贴上用红蜡纸剪成的百鸟朝凤、龙凤呈祥或祥云图。棚子的正中贴一个圆形寿字,周围绕着五只蝙蝠,叫作“五福捧寿图”。房门上贴喜鹊登梅或喜报三元图,窗户上贴一个红双喜字,四角贴上太子荷叶、榴开百子等吉祥图案。

图片

窗前一定要放一张桌子,叫“长寿桌子”,桌子上放一盘一雄一雌的鲤鱼,上面盖着用红纸剪成的鱼,叫“喜鱼”。桌子上还要放一对大红喜烛,叫“长寿烛”,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之后,一般人家用两盏带罩子的煤油灯,在罩子上放一束红纸穗条代替“长寿烛”。新房一定要在“喜日子”前一天布置好,“喜日子”的前一天晚上,由“全面奶奶”用红纸做一根纸捻,放在一只盛有素油的小碗里,点燃端着,在新房里各个角落照一照,叫“照喜房”。照喜房时要一边照一边说喜话,外边的人同时放鞭炮,照喜房之后,闲人就不准再进新房了。

这时候开始挂门帘、铺喜床、挂帐子、套喜被等。在房门上挂门帘和门匾,再简单的新房,这两样也是必不可少的。门帘一般用白布,寓意白头偕老,长六尺六寸或者五尺八寸六分。再用一块与门帘一样宽,长九寸六或者八寸六的红布,挂与门帘上端齐,叫“红走水”,上面用丝线绣着“鸳鸯戏水”或“鲤鱼跳龙门”等图案。在“红走水”的两边各挂着一双红筷子和两颗大红枣,意为快生贵子、早生贵子。门匾,挂在门楣上方,为一长方形木料框,里面装上一幅“麒麟送子图”。挂门帘时要说喜话:“新挂门帘着地拖,量量足有六尺多,六六大顺事事顺,恭喜府上娶媳妇。媳妇善解公婆意,乐得公婆笑呵呵。”

铺喜床是布新房的重头戏,要请“全面奶奶”来铺,喜床的各边尺寸都逢六。有钱人家都选用“八步顶子床”,这种床档次最高,为全红木制作,四角有四根柱子支起,上面有顶,前面有一道檐,四周有围,处处都是精雕细刻的呈祥图案。喜床的床头要靠东面墙,四个床腿用四块“金砖”垫起,大户人家会在每个包里放一块大洋,床腿要在子时之前垫好。铺床开始时,要高声唱:“铺床!铺床!如意吉祥,铺床!铺床!龙凤呈祥!”铺床中要说:“铺床叠被,荣华富贵,被子宽,褥子长,生个后代状元郎。褥子长,被子宽,生个娃娃做大官。”“一铺金银满地,二铺子女双全,三铺平安康泰,四铺龙凤呈祥,五铺五福并跟,六铺如意吉祥,七铺万事如意,八铺家业兴旺,九铺平安昌盛,十铺地久天长!”

布新房各道程序都要说喜话,挂帐子时说:“新挂帐子四角方,新郎新娘睡中央。早开花来早结果,早生贵子喜洋洋。”安装帐沿时说:“新挂帐沿六尺长,中间有对小凤凰。凤凰不落无宝地,状元出在你府上。”装帐钩时说:“新挂帐钩亮堂堂,赛如太阳和月亮。日里照见四海明,夜里照见子孙塘。”折被单时说:“新摺被子四层连,主家福寿都齐全。恭喜主家春常在,富贵荣华万万年!”

喜床铺好之后,请全面奶奶揣喜枕、套喜被。揣喜枕很简单,把晒干揉碎的松叶,装入一对锈花的枕套中。喜被要在喜床上套,被子的上个角和喜枕的两头都各放上枣子、花生、桂圆和栗子,每样两个,意为“早生贵子”。边套要边说喜话:“八个栗,八个枣,八个小小满床跑。四个去做官,四个去赶考。赶考中状元,当官坐大轿。”喜枕喜被都被套好,至此新房才算布置完毕,喜爹喜奶退出,留下新郎和一个男童压床。



乡愁养德——作家笔下的海州记忆

立春一过,春天的气息已悄然萦绕身侧,一天浓过一天。每个人都在感受着春天的舒暖,有“春眠不觉晓”的钟爱与怜惜,也有“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的活力与喜悦。而在作家的心里,春天更是装满记忆的季节。


图片
采篮春光慰流年













(节选)

作者:李坤


春光把光阴一寸一寸织成锦绣,惊艳地挂满枝头,铺满田野,漾满河道,随手采一篮便是难忘的童年。

海州的春天,是令人向往的。

儿时,每天采一篮榆钱是我们春天必做的功课,在那食不果腹的年代,榆钱可是一家子的主食。我们村子西北角有几棵大榆树,每到春天一合抱粗的树上一团团一簇簇榆钱缀满枝头,每片榆钱都忽闪着晶莹剔透的光泽,碧绿的榆钱好像浸过油似地,俨然一副美轮美奂的春光图。

擅长爬树的小伙伴,往手心吐几口唾液,“蹭蹭”地爬到春光深处,挑浓密的榆钱枝折下来。吃饱了耍够了,大家把篮子装得满满的,心满意足地打道回府,春光流泻,绿绿的榆钱溢出篮子散落一路。
图片


喝着榆钱面糊,嚼着榆钱饼,一股浓烈的春天气息扑面而来,直窜入口鼻,嚼上几口,任凭那股子鲜嫩的清香在唇齿间荡漾迂回,张开嘴满口春光肆意撒落。

春天的枝头上还有碧绿香甜的槐花,攀附成穗,重叠悬垂,微风拂过送来阵阵清香,一个劲儿地往鼻孔里钻。撸一把塞进嘴里,嚼上几口,黏稠的花瓣顺着喉咙滑进肚里,甜腻充盈了口腔,瞬间感觉整个人都融入了春风里。

最美不过槐花饺子,将热气腾腾的饺子一角咬开,槐花浓烈的香气息刹那间锁住了每一寸味蕾,满口生香唾液肆流,鲜得连舌头都想咽下去,吸吮着嫩绿的槐花汁,让人欲罢不能。
图片

挂在树梢的桑葚,暮春了就开始惶惶张望,那绝对是高段位的诱惑。成熟的桑葚紫红和红黑色,紫红生脆,红黑熟甜,丢入嘴中,舌头裹着桑葚入喉、入肚,如同春光在食道里汩汩流淌。拎着一篮桑葚雀跃地踏上回家的小路,十里春风里,满眼是你。

采篮春光慰流年,把海州的春天留住。走在乡间,春天里的这些趣妙之事随手可得,让生活多了一份期盼和梦想。时间在走,人也在变,乡野的春风依然在心底拂动,万物复苏,荒草织绿,鲜花盛开,野菜飘香……





各位朋友,记忆中的海州是一个温馨的港湾,在一丝温柔中隐藏着一份宁静,不紧不慢,尽现从容,抚今追昔,海州这座千年古城从未停下发展的脚步,或许今天您对海州的无意一瞥,也将成为明天海州记忆中最难忘的一帧。





来源 | 连云港广电广播传媒中心

         连云港广电教育传媒中心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