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波:港城之子 执镜添彩
江苏连云港,山海港城,新亚欧大陆桥东方桥头堡。
万吨巨轮接连靠泊,中欧(亚)班列往来装卸。由铁轨和船锚相融相连的雕塑矗立在连云港港口码头,寓意“铁路与码头在这里交汇”,也意味着新亚欧大陆桥与海上丝绸之路在这里衔接。
如果一定要用一个词汇来形容连云港与朱波之间的联系,那一定是血脉相连。朱波生于斯,长于斯,在这里建设过市政、港航、房建等各类工程。位于连云港市的徐圩港区液体散货泊位区应急消防通道及综合管网工程,是朱波加入中国铁建以来,投身连云港参建的第13项工程。
举起“望远镜”,统筹谋划
连云港项目全长约5公里,主体工程包含灌注桩711根、现浇混凝土3.3万方、钢结构安装1.1万吨。该工程是中国铁建首个石化管廊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完善连云港港口功能布局,对加快推动建设世界一流石化产业基地具有重要意义。
建设意义重大,团队信心满怀。可开建伊始,进出场道路不畅这一问题就拦在他们面前。由于多家施工单位交叉作业,每家单位都有大型货运车辆在进出场道路通行,车辆多、车次多。有时吊车还会在路上进行吊装施工,堵路占路。
施工车辆和作业队伍过不去,影响着方方面面。面对工期压力,朱波拿起“望远镜”。长远来看,打灌注桩、浇混凝土、安装钢结构构件……任何一项工作都难以进行。
众人商讨之下,拿出了解决办法。一方面,他们安排专人指挥交通、引导车辆,严禁运输车辆在道路上逗留。另一方面,朱波要求各方人员“见缝插针”,尽量利用中午、夜间等不繁忙时段进出作业场地。与此同时,朱波出面同各方单位沟通协调,确保项目施工车辆顺畅进入现场。
问题沉下去,效率提上来。90天之内,建设团队就完成了300根钻孔灌注桩施工,灌注桩总工期比计划工期缩短近两个月,为后续分部分项工程施工争取了时间。
拿起“放大镜”,精细管控
进度上去了,质量管控更不能松懈。小到灌注桩的含砂率、面层的平整度;大到项目的设计变更、施工方案的创新设计,朱波用起了“放大镜”,从各个环节、关键部分放大质量管控细节,以质量求发展,问质量要效益。
根据勘测报告显示,连云港应急消防通道及综合管网工程大部分灌注桩施工地段存在砂土层,部分区域达30米厚,钻孔灌注桩成孔(桩)易出现塌孔、包砂等现象。
基于项目情况,朱波作为主要研究人,参与申报了《提高厚砂层地质条件下钻孔灌注桩Ⅰ类桩比例》这一课题。Ⅰ类桩是指桩身完整、无明显质量缺陷的桩基。其占比越大,意味着质量越优。
多番研究之下,课题小组得出结论:泥浆配比及其护壁效果、现场施工环境是影响桩基成桩(孔)质量的重要因素。
找准了“症结”,就靶向下药。一次次试验、一次次调配,最终找到该工程泥浆制备的“最优比”,优化其护臂效果;细化施工环节、分析工序流程、借鉴成功经验,把复杂环境对成桩(孔)质量的影响降到最低……面对质量管控,朱波有种“不达优质不罢休”的倔强。
功不唐捐,该课题研究成果获2023年度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优秀质量管理小组活动成果。
支起“显微镜”,挖潜节流
一次生产碰头会上,朱波在汇报材料中发现:钢护筒的实际消耗量为2.5%,超出理论消耗量1%。钢护筒在灌注桩施工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能够稳定土层、防止塌孔、隔离地表水,对钻机有定位和钻头导向作用。
按照加工惯例,钢护筒一般为12米一节。如果1根灌注桩按地质情况推算消耗钢护筒22米,那么至少需要两节钢护筒,多出来了2米一节的钢护筒,就产生了超耗。对照图纸,朱波细细算了一笔账:项目施工总共要用钢护筒9400吨,实际消耗9635吨,整个项目干下来,成本超支152.75万元。
管不住的成本就是流失的利润,能不能在保障质量的前提下,控制住钢护筒成本?
朱波有了想法,找来总工程师时龙龙研讨。最终决定与钢筋生产厂家沟通,“量身订制”钢护筒,也就是“定尺”。“某根灌注桩需要22米长的钢护筒,就加工12米+11米的护筒运至现场,直接陈设。”时龙龙这样解释。
灌注桩工作面多,每个工作面地质不同,导致钢护筒长度不同,对项目管理提出了更精确、严谨的要求!对整个团队的管理效能,朱波极富信心。在他的主持下,总工牵头,技术人员根据地勘报告,细分区域,化整为零,各自跟进划分区域内的护筒定尺工作,有效控制住了钢护筒成本。
用好“广角镜”,创新工艺
海上施工经常修筑钢栈桥作为施工临时便道,为节约成本,钢栈桥荷载普遍较低、宽度较窄。
若选用传统大型起重设备在钢栈桥上进行预制构件安装,用钢量直线上升,非常不经济;开展吊装作业时,大型设备在钢栈桥上“调头转弯”易引发桥身晃动,增加安全风险,也可能为预制构件带来质量问题。此外,大型起重设备占地面积大、回转半径大,影响其他车辆通行,导致构件安装施工无法与下部结构施工产生流水,工序衔接不上。
显然,用大型起重设备安装预制构件,这条路子行不通。
能不能换个路子?陆地高速公路桥梁施工多用架桥机,但其后方喂梁方式在海上石化管廊架管桥设计荷载、施工安全保障、成本控制等方面均无法满足建设需要。
如果将后方喂梁方式改为侧向安装预制梁的方式,把公路架桥机“嫁接”到海上施工呢?凭借丰富的市政工程架梁施工经验,加之涉猎公路桥梁架梁施工知识,朱波计上心来,众人眼前一亮。时龙龙立马带领技术团队根据架桥机安装原理,依照建立起的BIM动画模型,反复推算演练,论证可行性。
理论可行,他们投入实践,着手进行架桥机改装工作。改装后的架桥机实现了临时栈桥上提梁、架管桥上安装预制梁等预制构件。改装费用较少,效率高,安全性好。在保证架梁质量的同时,进一步提高了施工工效,缩短了架梁工期1.5个月。
做起“聚光镜”,凝心聚力
在整个项目建设团队中,朱波就是聚光镜。他喜欢跑步,便常常带着团队的每个成员一起跑步,一跑就是十公里,大家边跑边聊,一路互相鼓励、互相支持,十公里的路程跑出了汗水,也跑出了情谊。他常常同大家聊天,看似不经意的闲聊,实则引导大家敞开心扉,就项目管理、施工生产、员工福利等各抒己见……在一次次“畅所欲言”中,好的想法得到采纳,好的做法予以推广,大家的归属感越来越深,集体的凝聚力也越来越强。
团队上下一心,项目生产态势向好,安全形势稳定。2022年,该项目获江苏省平安工地建设省级“示范工地”。受其辐射,朱波所属集团在连云港成功中标房建项目,实现滚动经营。
因出色的在建项目管理和质量管控能力,朱波收获了2022年股份公司质量管理先进个人、中国铁建港航局集团“港航先锋”系列奖项之优秀项目经理等大大小小20余项荣誉称号。
沉甸甸的荣誉背后,是他建设一项项工程的激情和匠心,是他对家乡这片热土深沉之爱的有力见证。
“到现在,我最精彩的作品,都在连云港。”面朝黄海,朱波内心坦荡而自豪,“要把所有的汗水,都流在家乡的土地上。要让连云港港在成为世界级深水大港的前进道路上,有我和中国铁建一份力!”(通讯员:郑康凯)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