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钢铁驼队”御风疾驰 联通世界活力澎湃
2013年9月至2023年9月,中欧班列在内蒙古“开跑”10年。
2023年,也是中国扩大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
“一带一路”倡议,开启了中国与全球经济发展的新篇章,作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标志性品牌——中欧班列,更成为内蒙古不断扩大对外开放的生动注脚。
悠悠十载,内蒙古充分发挥处于中蒙俄经济走廊及“一带一路”重要节点的区位优势,提升运行质效、畅通贸易通道、推动经贸合作、服务地方经济,助力中欧班列跑得更快,“一带一路”走得更实。
内蒙古自治区宏观经济研究中心对外开放处处长韩丽梅表示,中欧班列是内蒙古深化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务实合作的重要支撑,在助力内蒙古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推动共建“一带一路”、打造向北开放桥头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驶出国门的中欧班列。韩宗江 摄
10年,中欧班列扩容“朋友圈”
蜿蜒的铁路线上,一列载有55个集装箱的蓝色“铁龙”鸣笛启程,迎着习习秋风,穿过花海草原,驶向遥远的异国他乡……8月29日,从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七苏木物流枢纽产业园首发的“蒙陕号”中欧班列,经二连浩特铁路口岸出境,过境蒙古国,抵达俄罗斯,全程7300公里。
“蒙陕号”中欧班列由乌兰察布市与西安国际港务区合作运营,其开行标志着乌兰察布市加入西安港“朋友圈”。
何止乌兰察布,10年间,中欧班列跑出“加速度”,构筑联通世界新桥梁,内蒙古对外开放的重要物流运输“大动脉”活力澎湃。
10年间,满洲里口岸、二连浩特口岸作为中欧班列东线通道和中线通道主要进出境口岸,不断刷新着内蒙古对外开放新高度。
满洲里口岸是全国最大的陆路口岸,地处东北亚经济圈中心,是“一带一路”陆路通道和中蒙俄经济走廊上的重要节点。自2013年首列“苏满欧”开行以来,经满洲里口岸进出境中欧班列线路已增至57条,通达欧洲13个国家的28座城市,承担着全国中欧班列近三成的运量。国内集货地覆盖天津、长沙、广州、苏州等60余个城市。
二连浩特口岸是中国对蒙古国开放的最大陆路口岸,也是国家“一带一路”陆路通道和中蒙俄经济走廊上的重要节点。2013年9月3日,二连浩特口岸迎来第一列中欧班列“蓉欧”班列,拉开了运行中欧班列的序幕。
“开行线路从最初的2条增至69条!一条条线路连接了德国、波兰、蒙古国等10多个国家的60多个地区。”谈起二连浩特口岸进出境中欧班列的稳定发展,作为见证者的二连海关关员聂卫东难掩自豪。
作为内蒙古参与开放合作、融入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载体,中欧班列开行线路、开行数量、货值等都呈现出几何式增长态势。
今年截至8月18日,经二连浩特铁路口岸进出境中欧班列突破2000列,搭载集装箱22.8万标箱,货值31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8.41%、38.99%、40.72%。今年前7个月,满洲里铁路口岸进出境中欧班列达2843列,搭载集装箱22.9万标箱,同比分别增长6.9%、5.7%。
满满当当的集装箱里,不仅有水果蔬菜、日用百货,还有光伏产品、电动载人汽车等高附加值产品,返程中欧班列也满载而归……“班列运输货物种类不断丰富,有普通货物向高附加值货物过渡趋势。而且返程班列空箱率连年下降,近几年班列满载率保持在95%以上。”聂卫东说。
经过10年运行,“蓉满欧”“渝满欧”“郑欧”“渝欧”“湘欧”等过境内蒙古中欧班列实现常态化,“乌兰察布号”“赤峰号”“蒙陕号”等多列中欧班列相继从内蒙古始发。连点成线、织线成网,中欧班列“朋友圈”越来越大。
满洲里车站海关关员对中欧班列开展巡查监管。刘博 摄
10年,中欧班列铺就“新通途”
内蒙古赤峰市、乌兰察布市抢抓机遇,开通始发班列,为当地外向型经济发展以及内蒙古向北开放插上“翅膀”。
2022年4月6日,首列“赤峰号”中欧班列搭载1300余吨本土产品赖氨酸硫酸盐、盐酸盐从赤峰保税物流中心出发,经满洲里口岸开往俄罗斯首都莫斯科,打开了赤峰市对外开放全新窗口。
一年多来,越来越多赤峰企业通过中欧班列将产品送出国门。农产品、家电、零部件产品、纺织品、彩色液晶电视机成为搭乘“赤峰号”的“常客”。“赤峰号”中欧班列已累计承运标准集装箱2368个,货值3.81亿元。
2023年2月7日,一列满载内蒙古本地葵花籽的农产品中欧班列从乌兰察布市驶出奔向俄罗斯的科列措沃。这是“乌兰察布号”中欧班列首次通过“铁路快通”模式出口农产品。
土地肥沃、水草丰美的内蒙古是我国葵花籽主产区之一,全国葵花籽产量约70%来自内蒙古。如今,内蒙古特色农产品葵花籽也搭乘中欧班列香飘“一带一路”。
2023年以来,乌兰察布市通过中欧班列出口葵花籽总量约1300吨,总货值200万美元,成为我国葵花籽等农产品出口的重要通道,共计发运中欧班列25列,货值4610万美元。
乌兰察布中欧班列自2016年开行以来,陆续开通了七苏木—叶卡捷琳堡、七苏木—莫斯科、七苏木—明斯克等8条常态化运营线路,通达俄罗斯莫斯科、白俄罗斯明斯克、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等7个“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16个城市,形成稳定的面向中欧、中亚各国的国际物流通道。
内蒙古始发中欧班列运行“渐入佳境”,通过畅通的物流大通道,做好“买遍全球、卖向世界”的大文章,以开放之姿激发更多新活力。
铁龙飞驰、货畅其流。一列列中欧班列铺就共建“一带一路”新通途。
内蒙古已与全球183个国家和地区建立贸易往来。10年间,对“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贸易值达到6902.1亿元,贸易额占内蒙古对外贸易总额五成以上。
8月29日,在满洲里铁路口岸,伴随着汽笛的长鸣声,一列满载进口板材的中欧班列缓缓驶入国门,经满洲里车站海关监管验放后,这批板材运往国内市场。
2017年我国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因满洲里口岸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每年都有大量木材通过满洲里口岸进境。“进口木材搭乘中欧班列从国外产地进口,并直接运抵目的地,有效解决了中转环节多、运输周期长等问题,为国内木材产业发展打通了一条稳定的货源渠道。”满洲里海关综合业务处处长陈书贤告诉记者。目前,经满洲里口岸开行的木材定制中欧班列线路有10条。
李路是内蒙古亚欧国际物流有限公司运营部负责人,这家公司主要从事跨境电商贸易。为什么选择通过中欧班列运输货物?李路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中欧班列运输时间较海运缩短了三分之一,不仅运输时间大大缩短,运输成本也大幅下降。稳定的铁路运输为我们跨境电商企业发展提供了新的选择和物流保障。”
呼和浩特海关综合业务处处长马晓功介绍,近年来,海关深化“中欧班列+跨境电商”“中欧班列+国际邮件”作业模式,支持本土商品进入“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市场,为内蒙古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之间的外贸新业态发展注入新活力。
通辽市扎鲁特旗山地草原风景优美。内蒙古日报记者 孟和朝鲁 摄
10年,中欧班列跑出“加速度”
乘势聚能,向北开放。在国家推动对外开放的大潮中,内蒙古聚焦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和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两件大事,以中欧班列为“先行使者”,加快建设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
口岸是对外开放的门户,也是人员经贸往来的桥梁。内蒙古目前共有20个现代化口岸点缀在4200余公里的边境线上。
今年以来,内蒙古扩大口岸开放,优化口岸布局,推动口岸基础设施升级改造,支持中欧班列发展,打造高水平国际物流大通道。
——在促进向北开放中,内蒙古自治区财政筹措6亿元资金支持满洲里、二连浩特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高水平建设;安排专项资金2亿元,支持口岸经济发展;新增并安排4000万元财政资金支持智慧口岸项目建设。
——在国土空间规划布局中,以服务内蒙古对外开放功能与产业体系布局为重点,充分发挥口岸优势,促进口岸与城镇互相补充、融合发展,打造高标准口岸城镇,促进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以满洲里、二连浩特、甘其毛都、策克、珠恩嘎达布其五大口岸建设为核心,完善口岸与内地市场的纵向联系,增强产业吸附能力。
——在基础设施建设中,内蒙古逐步提升中欧班列通道运输能力。推动实施满洲里铁路口岸站国际货场扩能改造项目,支持二连浩特公路口岸集装箱吊装场等项目,完善口岸基础设施。核准满洲里综保区铁路专用线工程,建设铁路站场与综保区宽轨、准轨到发线,大力发展集装箱多式联运,打造中欧班列集散枢纽。
“软硬”兼修,中欧班列通关畅通无阻。随着通关时间持续缩减,现在每一趟班列在口岸通关时间已经缩短至30分钟。
“班列通关速度越来越快,得益于海关提升了查验效率,创新了信息化应用系统,可以线上办理业务,既方便又快捷。”中国外运华北有限公司满洲里分公司报关员李福猛说。
为保障中欧班列高效通关,满洲里车站海关将信息化、智能化监管理念融入监管作业之中,上线铁路新舱单和运输工具系统,作业时间由原来的5-6小时缩短至5分钟。货物进口转关自动审核、出口转关自动核销,使进口转关中欧班列减少一道手续,出口转关中欧班列运抵后直接无缝衔接铁路调运编组。
二连海关依托内部管理系统、微信群,与中欧班列“中通道”沿线35个属地海关建立联络员机制,随时沟通班列通关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高效解决转关单状态异常、舱单运抵异常、出口报关单未结关等问题,“点对点”定向联络,联动发力。
悠悠十载,越来越多的“中国制造”以及内蒙古本土产品搭乘中欧班列走出国门,有力推动了内蒙古乃至中国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之间的经贸合作,为稳定产业链供应链贡献了重要力量。
悠悠十载,“钢铁驼队”御风疾驰漫漫路途,成为连接亚欧大陆城市繁荣的重要纽带,在它们所抵达的国家和城市里,涌动着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新希望……
内蒙古日报记者 许晓岚 阿妮尔
编辑丨陈思
初审丨徐蓓蓓
复审丨段潇
终审丨刘超
来源丨交汇点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