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水青山映照如磐初心
“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是辩证统一、相辅相成的,建设生态文明、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不仅可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而且可以推动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今年4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十九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6月3日 人民日报)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全面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一体治理山水林田湖草沙,开展了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工作,决心之大、力度之大、成效之大前所未有。生态文明建设从认识到实践都发生的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是坚定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取得的重要成果,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科学论断的生动注脚,映照出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不渝的如磐初心。
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发展经济是为了民生,保护生态环境同样也是为了民生”……习近平总书记有关生态环境保护、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增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意识”等内容写入党章,贯彻新发展理念、生态文明建设等要求写入宪法,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成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三大攻坚战之一,等等,无论是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的确立还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行动,都高度契合了我们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彰显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思想和发展理念。
坚持贯彻“两山论”,不断提升民众生态福祉。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十八大以来,党和政府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所想、所盼、所急,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加快推进生态文明顶层设计和制度体系建设,建立健全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领导机制,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制度全面推开,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十三五”期间9项生态环境保护约束性指标全部圆满完成,2020年碳排放强度比2005年降低48.4%,2000年至2017年全球新增绿化面积约1/4来自中国。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不断得到满足,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的美丽中国画卷徐徐铺展。
持之以恒推动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绿水青山造福人民泽被子孙,映照闪亮初心。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确保2030年前实现二氧化碳排放达峰,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着力建立完善与新发展格局相适应的生态文明治理体系……“十四五”生态文明建设新蓝图已经绘就,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自觉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以生态文明建设赋能高质量发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久久为功、善作善成,就一定能够加快建成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美丽中国,为引领全世界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作出更大的中国贡献。(秋声)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