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过春节要“年味”更要“廉味”

2022-01-17 10:41:46

近日,由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宣传部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联合摄制的五集电视专题片《零容忍》在央视综合频道晚8点档陆续播出,分别为《不负十四亿》《打虎拍蝇》《惩前毖后》《系统施治》《永远在路上》,选取16个案例,采访纪检监察干部、有关审查调查对象及涉案人员、干部群众140多人,生动讲述全面从严治党、推进反腐败斗争的故事。


眼下,春节渐近,“年味”正浓。敲响 “警钟”,唱响“廉曲”,在愈来愈浓的“年味”中,“廉味”尤其让人醒脑清心。守住廉政“底线”,节日谈廉,不仅是“必谈”,而且要“重谈”。


百节年为首,春节承载着中华民族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为人们提供了欢聚一堂、情感交流的时机,贯穿其中的是浓浓的亲情、友情、爱情。然而,也有一些心怀私念的人,视节日为拉关系、铺路子、开后门的“最佳时机”,借“拜年”之名行贿送礼,更有一些掌握实权的官员被节日氛围感染,放松了警惕,放弃了底线,将坚守已久的反腐阵地“拱手相让”,服从人情交往的“规矩”,吃点、拿点、要点等等,节日成为了“四风”反弹的重灾区、腐化堕落的“集中期”。


廉不廉,看过年。春节不仅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更是党员干部廉洁自律的“试金石”。洁不洁,看过节。春节也是基层群众对干部作风感知的敏感期,更是考验基层干部廉洁从政能力的关键期。


日前,江苏省纪委监委公开通报了4起在节日期间违规收送礼品礼金典型案例。纵观案例全过程,就是一些为官不廉者在欢乐祥和的佳节里抵挡不住人情、面子,大肆收受高档烟酒、礼金,犯了不可饶恕的错误,受到了纪律的严惩。由此可见,及时敲响节日廉钟很有必要,对反腐倡廉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过一个廉洁、文明的节日,是摆在领导干部和监督部门面前一个老生常谈而又严肃的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八项规定”的贯彻落实和整治“四风”问题的节节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取得显著成效。但一些“四风”顽疾仍潜伏在隐蔽之处,一遇到节假日等特殊时期就开始躁动。可以说,越是在精神容易放松的时候,越需要强调全面从严治党的必要性;越是在作风容易扭曲的地方,越需要加强常态化、体系化纪律建设。纠偏节日“四风”,就得紧绷纪律之“弦”,让“节点”不成为“劫点”。


守好“廉关”, 过好“廉节”,应成为人们的共识。全体党员干部在特殊节日里,要以身作则,带头遵守相关规定,管好身边亲属和工作人员;要积极践行崇廉拒腐、尚俭戒奢、文明节约的优良作风,打好“预防针”、绷紧“廉政弦”,不碰“红线”、不触“雷区”,做到心不贪、口不馋、手不伸,在与家人团聚时,把话廉修身作为一道精神的“大菜”,与家人共品共鉴、互相提醒。广大人民群众要做正风清廉的维护者、监督者,对不正之风要勇于举报、敢于举报。纪检监督部门要在常态化抓好廉政建设的同时,紧抓节点大力推进廉政建设,对违规问题要发现一起、查处一起、问责一起、曝光一起。要以优良的党风、政风带动民风、社风,让全社会都来过一个平安、欢乐、祥和的美好佳节。(吴建国)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