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传播“一带一路”好声音
近日,2022“一带一路”媒体合作论坛在陕西西安举行。此次论坛以“聚焦全球发展 深化互联互通”为主题,来自4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120多位中外媒体代表以现场或视频、书面发言方式参加论坛。
2013年以来,“一带一路”倡议由大写意到工笔画,媒体在传播信息、增进互信、凝聚共识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共建“一带一路”离不开各国媒体的积极参与、主动作为,离不开彼此之间的真诚沟通、务实合作。2014年至今,“一带一路”媒体合作论坛已举办6届,和高质量建设“一带一路”一样,媒体合作也不断走实走深,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共建“一带一路”项目稳步推进。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根本遵循,一个个大项目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落地,基础设施给沿线各国带来从未有过的方便,给人民带来了从未有过的惊喜,媒体在讲好“一带一路”故事方面也从没缺席。“六廊六路多国多港”的互联互通架构基本形成,一大批合作项目落地生根,沿线国家和地区人民的生活发生了巨大改变。各方通过政策对接,实现了“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中国援建巴基斯坦的瓜达尔港,如今成为了中巴经济走廊;中老铁路开通运营8个月以来,跨境货物列车的货物运输已覆盖老挝、泰国、新加坡等国家,这趟国际班列为沿线地区货运联通带来巨大便利;中非、中尼“一带一路”重要合作项目-莱基港,一期工程建设已过半,令非洲人民期待。同时,马尔代夫有了第一座跨海大桥,不少地方的人们第一次喝上干净的水、用上安全的电、看到不同地区的电视节目……
共建“一带一路”成绩硕果累累。2013年以来,“一带一路”建设不断走深走实、成绩斐然,我国与沿线国家年度贸易额从1.04万亿美元,扩大到1.8万亿美元,增长了73%;对沿线国家直接投资累计1613亿美元,沿线国家在华投资设立企业3.2万家,实际累计投资712亿美元。江苏省加强“一带一路”强支点建设有声有色,自2015年开行至阿拉木图首趟中欧班列以来,连云港市依托新亚欧陆海联运通道,持续深耕中亚市场,通道布局“全面开花”,已累计开行班列总量位居全省第一、占比超四成。中哈物流基地、上合物流园为进出口提供了方便。窥一斑知全豹,“一带一路”建设互利互惠,达到了多赢的效果。这些好声音正是通过媒体传遍世界各地。
共建“一带一路”理念深入人心。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一带一路”不是建设“私家花园”,大家的事大家商量着办,世界的事各国商量着办。共建“一带一路”是建设同世界各国共享机遇、共谋发展的“百花园”。这一理念不断深入“一带一路”沿线各国人民的心,媒体在释疑解惑、正本清源中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从2017年6月8日,习近平主席同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共同参观阿斯塔纳专项世博会中国国家馆,并出席中哈亚欧跨境运输视频连线仪式开始,各国人民从媒体上看到越来越多的正面信息,坚定了共建“一带一路”信心决心,形成了共建“一带一路”的磅礴力量。当前,中国已与149个国家、32个国际组织签署了200多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一带一路”媒体合作形成合力功不可没。
共建“一带一路”未来任重道远。当下,世界百年变局叠加世纪疫情,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特征更加明显,“一带一路”媒体合作不能置身事外。作为桥梁和纽带的媒体,需要率先寻找新的交流方式,为深化互联互通发挥更大作用。特别要积极应对新冠疫情、气候变化、粮食和能源安全等诸多挑战,为把“一带一路”建设成为和平之路、繁荣之路、开放之路、绿色之路、创新之路、文明之路,为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媒体贡献,进而促进地区及全球发展,加快全球经济复苏,携手渡过难关,共同推进可持续发展。(周璇)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