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好自立自强路,中国科技永不止步
日前,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编辑的习近平同志《论科技自立自强》一书,收入习近平同志2013年3月至2022年12月期间关于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文稿50篇。
世界范围内的竞争、综合国力的竞争,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培养人才是基础,科技进步和创新是增强综合国力的决定性因素,对经济和发展具有先导性、全局性,增强创新能力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兴衰存亡,发展教育与科学,是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加强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有助于发展教育事业。
“科技自立自强”,充分阐释了科学技术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重要性。科技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科技创新是增强经济竞争力的关键,战略高科技能力的提升和长久的发展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要加大科技投入,狠抓创新体系建设,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推动实现依靠创新驱动的内涵型增长。
坚守“发展红线”,在关键领域上下足功夫。坚守科技创新发展的“红线”,就是要在脑中绷紧减少对外依赖的弦,突破“卡脖子”难题,彻底打破受制于人的局面。经过多年努力,我国在科技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中国高铁、北斗导航、C919大飞机等国之重器从无到有。一系列重大创新成果彰显出中国科技自立自强坚实的步伐。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国还有一些“卡脖子”的核心技术受制于人。这就好比在别人的墙基上砌房子,面临着极大的隐患。攻坚克难,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扭转“卡脖子”的被动局面,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关键。这就要求科技工作者定下心来,一以贯之、久久为功,依靠坚持不懈的奋斗精神和锐意创新的拼劲闯劲,用踔厉奋发、勇毅前行的精神,打造出更多竞争力强、自主创新的科技产业,创造更多标志性科技成就,迎难而上,挖掘潜力、激发动力,努力实现更多从“0”到“1”的飞跃。
科技创新是一条漫长艰难的道路,需要顽强的毅力,持之以恒地、脚踏实地地干下去。我们不能为了创新而创新。缺乏内涵和实力的创新只是空中楼阁。若不能为人们、为国家、为市场创造价值,那也只是昙花一现。也正是国内企业奋力创新成为了高端医疗器械的主导,才换来了最后的“议价权”。我们必须将这种坚持不懈、笃定实干的创新精神深入人心,扎根脑海,才可以创造出好的产品与好的服务。
走好科技自立自强之路,要激发人才活力。人才是科技创新的第一资源。只要充分激发科技人才创新创造活力,我们就完全有基础、有信心、有能力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历史机遇。要健全评价体系,注重考察人才的专业能力、创新成果,坚持唯才是举、鼓励揭榜挂帅,让更多千里马竞相奔腾于创新大地。要增强忧患意识,推进“产学研”一体化培养,形成高效可行的人才自主培养模式。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我们必须走好科技自立自强之路。这是我们必须为之拼搏奋斗的光荣之路,也是牢牢把握科技命脉的必由之路,更是登顶世界科技强国的巅峰之路!(祥睿)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