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化改革答好“引才、聚才、育才”综合题

2024-07-22 11:24:51

国家发展靠人才,民族振兴靠人才。人才是创新的根基,是创新的核心要素,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7月21日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中明确,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完善人才自主培养机制,加快建设国家高水平人才高地和吸引集聚人才平台。


济济多士,乃成大业;人才蔚起,国运方兴。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更好释放人才“第一资源”引领驱动效能,必须不断完善人才引育、使用和激励机制,以识才的慧眼、爱才的诚意、容才的雅量,真心实意为人才“端盘子”“搭梯子”“指路子”,答好向新聚才这道“综合题”。


人才是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人,是人就有感情。正所谓“富之、贵之、敬之、誉之,然后国之良士亦将可得而众也。”聚天下英才而用之,靠政策更靠服务,比真金更比真心。要建立全周期的人才服务体系,想人才所想、急人才所急,围绕购房安家、家属就业、看病就医、子女入学等“关键小事”,把能做的做极致,把能给的给到位,给予人才归属感、获得感,实现“增人数”与“得人心”相统一。要建立健全领导干部联系人才制度,加强与人才的思想联系、情感联系,帮助他们解决工作生活中的问题,当人才取得成绩时送去鼓励,当人才遇到挫折时及时伸出援手,当好人才的“后勤部长”,真诚关心人才、爱护人才、成就人才。


人才工作,基础在培养,难点也在培养。人才如粒粒种子,向上生长需要阳光雨露、需要悉心栽培。我国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体系,完全能够源源不断培养造就大批优秀人才,让更多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脱颖而出。高等学校特别是一流大学,是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和科技创新的策源地,要不断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加快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全方位谋划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建设一批基础学科培养基地,培养高水平复合型人才。要深入实施“大院大所大校大企”合作,加快建设由龙头企业牵头、科研院所支撑、各创新主体共建的创新联合体,促进创新主体高效联动、创新资源高效配置,加快推动创新人才向“新”而聚,让人才培育“准星”始终对准新质生产力“靶心”。


事业因人才而兴,人才因事业而聚。事业与人才,总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人才链与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深度融合,是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关键一环,也是释放人才引领驱动效能的重中之重。要建立以信任为基础的人才使用机制,保护创新、宽容失败,多支持、少干预,将人才从制度羁绊中解放出来,变“戴着脚镣跳舞”为“放开手脚创新”,营造人才脱颖而出、尽展才华创造良好环境。要搭建人才创造价值的高能级平台,提供更多重大问题解决场景、创新创造创业场景,让生产要素更好地满足产业发展的需要,更加有效释放人才的活力,实现创新与创业的“互相成就”、人才与事业的“双向奔赴”,释放人才集聚效应和裂变效应。( 庄园、曹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