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执法监管出实招,让企业负担减下来
近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要帮助企业渡过难关,进一步规范涉企执法、监管行为。近年来,各地各部门在规范涉企执法行为、创新包容审慎监管和柔性执法方式上都有不少探索,涌现出来的创新做法有利于支持企业健康发展,促进市场活力不断释放。
作为市场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的健康发展直接关系到经济的稳定与增长。然而,在一些地方过多、过滥的执法监管行为,给企业增添不必要的运营成本,加重了企业的负担。“以前公司每月有多次检查,执法人员每次查一项就走。但为了迎检,公司每次都要安排好人员接待,准备成套台账、汇报总结”……通过进一步规范执法监管行为,是减轻企业负担、推动市场活力释放和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之举。
不可否认,对企业开展执法监管,是保障市场公平竞争、维护消费者权益的必要手段;因此,规范执法监管并非简单一“放”了之、甚至“干脆不管”。而是针对过度执法、频繁的检查和不合理的监管要求,“自我革命”进行整改规范。重复的审查程序、繁琐的报备要求等行为,消耗企业大量的时间和资源,降低企业的运营效率和市场反应速度。简化执法监管流程和减少不必要的重复检查,将企业从反复准备迎检、频繁跑路等无效劳动中解脱出来,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提升企业发展活力中去。
规范执法监管切忌走形式。规范对企业的执法监管行为,不应只在表面上调整做个“外科手术”,而应深入执法监管的每一个环节实施“系统集成”。通过合并同类的监管事项,减少企业接受相似性质检查的频率;优化执法流程,确保监管的透明和公正,让企业明确监管的标准和要求,减少因不确定性带来的额外成本……实实在在规范措施,有效减轻企业的负担,提升企业对监管的认可度和合作意愿,有助推动形成良好的市场环境。
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利用大数据分析、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进行执法监管,不仅可以减少人力物力的投入,提高执法效率,还可以通过数据分析预测和解决潜在的市场问题。比如,通过建立企业信用信息系统,对企业的历史行为进行大数据分析,可以实现对企业的精准监管,减少对诚信企业的不必要干预,让数据多跑路,让监管方与企业的人员少跑腿,从而大幅度提高监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广东云浮构建“部门协同、层级联动、多域覆盖”的“综合查一次”涉企执法机制,同时加强执法过程智慧化监管,运用遥感监控、在线监测、卫星定位等方式开展“零打扰”执法检查;湖南衡阳探索企业赋码保护机制,政府部门开展访企活动须“码上约”、访企行为满意度被企业“码上评”……
规范执法监管行为,归根结底需要政府在制定政策时更加注重实效,切实考虑企业的承受能力和改善需求,同时也需要不断探索利用科技手段,提高执法监管的智能化、精准化水平。在规范执法监管上下真功夫、出实招,切实减轻企业负担,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和市场动力,进一步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予兮)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