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高考加油站”系列节目-中考数学复习
综合广播《教子有方》“中高考加油站”学科复习专题节目继续为学子助力,为考生加油!
6月19日中午11:10,连云港综合广播《教子有方》节目邀请了海州区教研室教研员,中学高级教师孙杨建老师参加了我们的节目。介绍了中考数学复习的注意事项!
海州区教研室教研员,中学高级教师孙杨建
问:2020年连云港市数学中考试题框架和内容有哪些?
答:今年数学中考安排在7月15日上午8:30-10:30,共120分钟,按照往年的规律,其中试卷选择题8道,填空题8道,解答题11道,共27个题目,在内容分布上,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所占分值比约为45%:40%:15%。试卷的全卷难度控制在0.6左右,试卷容易题、中等难度题、较难题的比例控制在6:2:2.
问:中考数学复习有哪些好的方法与大家分享?
答:通常有两个方法:
一、掌握教材,回归课本,多练重点。
首先,掌握中考必须掌握的知识点的个数、具体内容以及掌握程度。其次,不应盲目的脱离教材及课堂,搞题海战术。再次,中考命题立足基础性,基础知识和基本内容考查比例占60%,现阶段复习不要人云亦云,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最后,要注重计算,因为试卷有一百分左右是靠计算完成的。
二、题型分析,发展思维,专题训练。
首先总结经验教训,学习方法要得当,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考生应从两个方面入手。
一个是注意强化易做错的题,努力学习不会做的题,最好能自制错题本, 针对自己的弱势问题,有针对性地学习。
另一个是积累解题经验,掌握各题型的解题技巧:例如注重通解通法,摒弃“偏题”、“怪题”。做题时要关注思路、方法、解题的思想和每一类题的通法,善于总结试题的一般特点、规律,熟练掌握通解通法,摒弃偏难怪题,淡化特殊技巧。
其次熟悉题型,归纳解法,重点突破。一般来说,填空题选择题常考的包括有理数的运用、简单的数与式计算、反比例函数、圆锥、概率等,这类试题难度不大,得分比较容易。关于解答题,几何探究性试题的最后一问一般综合性强,难度较大,得分比较困难。
问:有些同学在复习阶段,复习有点乱,没有计划性,请问数学中考复习应该怎样制定计划?
答: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能让复习有条不紊地进行下去,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认为,中考的数学复习最好是分四轮进行。
第一轮(目前已经结束),摸清初中数学内容的脉络,开展基础知识系统复习。基础知识就是初中所涉及的概念、公式、定理等,掌握基础知识之间的联系,要做到理清知识结构,形成整体知识,并能综合运用。
第二轮,针对热点,抓住弱点,开展难点知识专题复习。根据历年中考试卷命题的特点,精心选择一些新颖的、有代表性的题型进行专题训练,就中考的特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收集一些资料,进行专项训练:①实际应用型问题;②突出科技发展、信息资源的转化的图表信息题;③体现自学能力考查的阅读理解题;④考查学生应变能力的图形变化题、开放性试题;⑤考查学生思维能力、创新意识的归纳猜想、操作探究性试题;⑥几何代数综合型试题等。
第三轮,综合训练(模拟练习)。这一阶段,重点是提高考生的综合解题能力,训练考生的解题策略,加强解题指导,提高应试能力。具体做法是:从往年中考卷、自编模拟试卷中精选几份进行训练,每份的练习要求孩子独立完成,根据答案及时批改,及时订正。
第四轮,回味练习。在中考的前一周,我们要对在练习中存在的问题,按题型分几块回味练习,扫清盲点,或者找出以前的试卷,重点对以前做错和容易错的题目进行最后一遍清扫。
问:如何调整好心态,避免对考试畏难的情绪?
答:考生要避免对考试产生畏惧心理,甚至把模拟考试也当成负担。随着复习的深入,数学复习题的深度和广度也会增大,考生一次考试没考好或遇到不懂不会的问题是很正常的,如果一味地着急、焦虑,往往会一无所获,考生应把这些做错的题目和不懂不会的题目当成再次锻炼自己的机会,正确分析问题原因,考前发现问题越多纠正越及时,提高越快。
问:有些孩子学习数学,一听就懂,一做就不会,请问这是什么原因?
答:对于有的同学来说,最痛苦的事情就是,听课好不容易听懂了,一做题发现自己都不会,一到考卷上的题目就不会了,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其实这样的同学大多数问题就出在这里:
(1)只听懂了浅层次的知识,没有深入,所掌握的东西达不到应用的高度;
(2)有的同学浅尝辄止,会了一点就认为都会了,比如一个例题老师讲3种方法,他听懂一种就不再听其他解法了;
(3)听懂了知识,但是没记住,或没弄明白怎么应用;
(4)缺乏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的指导,像方程思想、分类讨论思想等都是重要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另外,还有些同学因为信心不足,认为数学很难,所以干脆不听,这样就失去了入门的过程,因此更没法深入。
问:在中考数学考场上,如何才能最大化得分?
答:1.做题时间规划
考试写不完的原因,大部分是时间花在难题上。建议1到19题30分钟左右做完,中考第8题或16题若卡住了,思考时间尽量不要多于10分钟,因为做题前5分钟效率是最高的,5到10分钟左右焦虑情绪明显上升,10分钟以后已经不再想题了,而在思考做不出的严重后果。
2.避免审题丢分
考试中存在很多由于审题不仔细(多看条件、少看条件、看错条件)丢分案例。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我们平时做题太多,遇到类似题,审题就会思维定势,先入为主,主观臆断,不假思索认为是以前做过的题,如在抛物线对称轴上找点很可能看成在抛物线上找点或者在y轴上找点;运动方向大部分题是由下往上,从左往右,习惯性以为都这样已知的;点在直线或线段上等等。一旦审错题浪费时间更多,所以审题不要着急,一个字一个字读,耐得住这份心,才能审好题。
3.学会检查
检查要专注,考查一个人的定力,就是看他有没有耐心复查已经做过的题。 当然还要检查答题卡客观题有没有誊错、格式有没有按照规定(分式方程检验、带单位、要写解和证明,分类讨论要写综上所述等等)。最后检查计算,检查的时候要注意摆正心态。
4.遇到中档题卡住怎么办?
保持冷静,影响你的不是题目本身,而是心中杂念,这个时候跳出思维的漩涡,不应该怀疑自己的能力,更应该怀疑的是审题错了,要果断重新审题,或者尝试常规解题方法。
5.争取多拿意外的分
阅卷老师一般都是先看答案,答案正确再看步骤,步骤不严谨会被扣分,如果找不到答案或答案错误,阅卷老师会再重头看看有没有得分点,所以考生书写一定要规范、整洁。
最后用数学教育大师波利亚的一段话,与同学们分享:“认为解题纯粹是一种智能活动是错误的,决心和情绪所起的作用很重要”。所以希望同学们平时复习能做到心中有“数”,考试时能做到胸有成竹。最后祝愿同学们2020中考能取得满意的成绩。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