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高兆福:让港口在淤泥上“安家”

2019-06-29 18:19:21

为了讲述港城人与祖国70年风雨同舟,和家乡共同发展、进步、成长的生动故事。从今天起,连云港电视台将推出《壮丽七十年奋斗新时代》专栏“寻访”系列报道。

接下来,我们就来认识参与港口建设35年,使港口码头在淤泥上“安家”的建港工程师高兆福,听他讲述与海底淤泥不懈“搏斗”,加快港口建设步伐的故事。

连云港港务工程建设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我叫高兆福,1984年大学毕业后到连云港港口参加港口建设,当时的建港条件非常差。在连云港港口历史博物馆我们看到的照片是80年代建港的一个施工缩影,连云港是淤泥质海岸,首先要用挖泥船把淤泥挖掉,倒到外面去,然后采用水上抛石的办法进行填海,这种方法非常落后,施工质量和施工速度都非常差,挖过的泥来不及施工,又都回淤了。为了实现东方大港之梦,从此,我们开始了爆破挤淤的研发工作。当时的实验环境非常艰苦,在淤泥当中埋设炸药,爆破以后测量爆坑。经过四年的努力,这项技术获得成功。从1989年开始爆破挤淤技术应用到连云港西大堤工程,到1993年西大堤工程顺利合龙,节省了工程投资1600余万元。

连云港港务工程建设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高兆福:西大堤东端1600米,采用挖泥干了四年的工期。西面5000米,仅仅干了三个月,原因就是采用了爆破挤淤法。我特别欣赏一句话,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我们的港口建设,我们的城市发展,离不开科技的进步。包括爆破挤淤技术、淤泥固化技术,港口的岸电技术,很多都支撑了港口的发展。这几天,我和我的团队就正在对工业废渣固化淤泥这项新技术,进行工艺的优化,施工规范、验收规范的编写和一些检测工作,争取使这项技术更大规模得到应用。

连云港港务工程建设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高兆福:我们现在的位置是连云港集装箱码头,集装箱码头是现代化港口码头的结构,爆破挤淤技术、淤泥加固技术,这些新技术支撑了集装箱码头的建设。我刚大学毕业到连云港的时候,连云港还是一个小港口,吞吐量只有700多万吨。连云港从2018年实现亿吨大港。到现在为止,我们的吞吐量已经将近2.4亿吨。随着我们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随着中哈物流基地的建设,上合物流园的建设,使我们港口逐步向国际枢纽港迈进。

连云港港务工程建设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高兆福:在淤泥当中摸爬滚打工作了35年,是港口培养了我。我已经退居二线,但是港口还需要我继续做科研工作,希望这些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来更好地提高连云港港口码头建设的速度,提高建设质量。同时,尽可能减少自然资源的使用,更多地利用这些工业废渣、海底淤泥来造福子孙。


《连云港新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