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百岁老兵张克敬:初心如炬 一心向党
今天我们将走近一位有着78年党龄的百岁老军人张克敬,他是国际友人白求恩学校的第一届学生,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记者采访时,正值老人的百岁生日,而生日蛋糕上的数字却是92,这有着怎样不同寻常的意义呢?
连云港离职干部休养所里,老人和他的家人围坐在一张桌子前,庄严而虔诚。老人满面皱纹,白发苍苍,脸上总挂着慈祥的微笑,整洁的白色衬衫,透出军人的一丝不苟。面前红色的木桌上,摆放一个画有鲜艳军旗的生日蛋糕。蛋糕上写着“92”字样。
百岁老军人张克敬五儿子 张立军 :父母都是三十年代参加的军人,我们七个子女与老爷子一起庆祝八一建军节92周年。
老人的七个子女及女婿、孙女,三代从军。在老人的叮嘱下,儿孙们专程从各地赶来。老人虽然语言表达已经不那么清晰,仍然面带微笑,言语铿锵有力,声声句句都敲打在人的心上。
张克敬上世纪60年代随部队来到我市定居,他和过世的老伴一起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胸前的数十枚军功章见证了他的戎马一生。老人的父亲、伯伯和兄弟有十几人为了新中国的成立,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而更让老人骄傲的是,妻子和国际友人白求恩一起工作过,自己是白求恩学校的第一届学生,因为受白求恩精神的强烈感染,夫妻俩立志学好医、多救人。
百岁老军人张克敬大儿子 张国庆:和白求恩接触的一段时间里,对白求恩的工作看在眼里,白求恩每一天都工作十几个小时,对他们学员要求非常严格,特别是在战场上,一定按照规范的时间去抢救每一个伤员,必须抓紧时间,早一秒,就可以多抢救一个伤员的生命。
1978年,张克敬离职休养,悬挂着“光荣之家”的门墙后,是他朴素的家。离休后,他一直保持着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汶川地震那年,张克敬带头捐了2000元后,又和老伴一起交了6000元的特殊党费,却不愿留名。
百岁老军人张克敬大儿子 张国庆:在汶川地震的时候,他第一个听到消息以后,立马拿出钱来捐款,作为一个老党员、老革命战士,他对国家发生的灾难,他时刻记在心上。
在老人家中,记者看到书房里的一个角落满满地摆放着老人的各种荣誉,书桌上摆满了书本和笔墨。老人拿起毛笔,蘸饱了墨,在纸上写下了“百岁军礼献给党”七个大字,以特殊的方式向党和人民军队献礼。
百岁老军人张克敬大儿子 张国庆:这幅字他充分说明表达了内心对党和军队的发展,和对党和军队的忠诚,他把自己的一生,自己的所想,全部用这幅字表现出来。
老兵对人民的忠诚,熔铸成革命军人的底色。一个军礼,一副书法,道出了一名老军人最纯朴、最真挚的情感。淡泊名利,无私奉献。张克敬用一辈子践行着对党的誓言,用一辈子坚守着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与本色。
《连云港新闻》
最新评论